第一百一十二章 塔吉克雄鹰(二)

    第一百一十二章 塔吉克雄鹰(二) (第2/3页)

础上。”

    “种族之间的奴隶贸易持续了上千年,在河中地区也不能例外。突厥人也曾经大规模的贩卖唐朝遗民给阿拉伯人,由此火药和造纸术被传播到了西方。塔吉克人也曾经被当作奴隶反复出售给不同的强力部族。”

    “塞尔柱突厥帝国覆灭之后,其遗民依然顽固地抗拒夏人的统治,不断地掀起叛乱。因此历代夏王都要对其实行绝罚。将其谴责为罪民。”

    “绝罚?罪民?”

    “绝罚是夏王朝神权体制中最终极的刑罚。被处罚的是整个部落、家族。被处罚的对象失去全部的土地、财产和人身支配权。一切都失去了,全都成为国家的财产。而他们也被称之为罪民。”

    “太残酷了……这笔诛九族有过之而无不及啊。”郭山又喝了一口酒道。

    “残酷总是相对的。如果夏王朝仅仅是因为残酷就绝罚自己的臣民的话,是无法维系这么长时间的统治的。你们都知道夏王朝是信佛教的,西域的诸多小国原本也都是信仰佛教的国度,从天竺向北,经吐火罗到河中、西域一直到河西走廊,都是万里的佛国。玄奘大师也是走这条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回真经。”

    “但是,夏王朝西迁以来,却发现这一路的佛国都已经湮灭,昔日的寺庙都被推倒,和尚被残酷的杀死,信佛的民众被迫改了信仰……”

    “所以说,这是一场以宗教为名义的战争?”程祁低声问道。

    “你可以这么说吧,佛化西域、河中乃至天竺,是夏王朝凝聚自身的动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遭受巨大的阻力,这种阻力让离开了故土的西夏人团结起来,在群狼环伺的西域生存下来。并且能够因此而获得来自东土的佛教信众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持。”

    “那么这和牙市有什么关系呢?”

    “请稍等一下,让我喝了这口酒。”史老柒道:“简单的来说,西夏在这里的征服模式就是灭国、掠夺,然后强制部落改宗佛教,如果有叛乱分子就对整个部落实行绝罚,屠杀和掠夺奴隶从未停止过——你们有没有想到过一个问题,西夏人进入西域是在高宗时代,只花了三四代人的时间,用了不到两百年就把整个西域给重新佛化了。现在天山南北全都是佛国风光,那为什么塞尔柱王朝覆灭快四百年了,叛乱活动依然此起彼伏?西夏王朝的统治政策当然并非尽善尽美,但塞尔柱突厥所谓的拒绝臣服于异教徒的顽抗,却最终给他们整个民族带来了灭顶之灾。”

    “我不是很懂政治,但是我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冤冤相报无穷尽也。如果说塞尔柱人最初的叛乱还有一定的道理,值得同情之处。那么在经历几百年之后,这些突厥人依然念念不忘于昔日塞尔柱帝国的光辉,想要重新建立一个东起安西,占据整个河中、吐火罗、波斯,势力要囊括更西边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安纳托利亚的突厥帝国,已经是痴心妄想了。”

    “更为可怕的是,为了这个痴心妄想,他们不惜发动恐怖袭击,将矛头对准平民百姓而不是军队,这就相当下作了。去年在和田,一伙突厥人残杀了几名和尚,今年在撒马尔罕,又是一群突厥人袭击了朝圣的僧侣。面对手无寸铁的和尚他们都能痛下杀手,对待百姓更是凶残至极——他们成群结队的掠夺村庄,劫掠商队,把男人用马匹向不同的方向牵引,女人则掠为奴隶。他们经过的村庄和城镇,所留下的只有黑烟和残破的尸体,这些白匪,是河中所有渴望安宁生活的百姓最为痛恨的匪帮。”

    “夏人——已经不只是狭义上我们说的党项人、汉人了,包罗了西域所有的百姓——于阗人、疏勒人、龟兹人,河中的黠戛思人、高山上的塔吉克人、沙漠中的土库曼人、崇山峻岭中的吐火罗人、波斯人,不论是佛教徒、儒教徒还是十字教徒、拜火教徒,在反对这些头缠白布的恐怖分子的问题上坚决地齐心一致。在彻底的把他们从这片土地上铲除之前,和平恐怕永远不能降临。”

    “继续向前走,你们还会看到更多书本上看不到的东西,这也是我在出发前就一直警告过你们的,如果你们承受不住这些,那么明天一早我们就掉头返回吧。”

    或许是酒精的作用吧,程祁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他推开窗户,干燥但是清冷的山风吹了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