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水潭之畔 谁家姑娘

    第八章 水潭之畔 谁家姑娘 (第1/3页)

送走李三儿,郑勇径直来到黄氏所居的院子,也无需丫鬟通秉,径直入内,和正在绣花的黄氏谈及此事。

    黄氏年近四十,身材已经开始走样,不过养尊处优,瞧着仍旧颇有风韵。屋内生着火盆,温暖的紧,她偏腿坐在火炕上,盘着头发,仅穿一身薄纱,内里小衣,清晰可辨。

    听郑勇说罢,她放下手中的撑子,伸直腿伸了个懒腰,一边示意郑勇给自己捏捏腿,一边笑道:“你呀,这是要置那母子于死地啊?依着我,反正宅子也夺回来了,何必再搭理她们呢?”

    郑勇一边不轻不重的揉捏着黄氏的小腿,一边说道:“夫人慈悲心肠,原是不错,不过,听我义弟那意思,张佑那小子大病一场,实际上倒像是换了一个人。咱们和他母子二人仇深似海,若不趁此机会除掉,留着迟早是个祸害。”

    黄氏皱了皱眉,沉吟道:“你虑的也是,只是,母子***说出来太过惊世骇俗,人们信么?”

    郑勇微微一笑,说道:“分怎么说呗,光是我义弟报官还不保险,记得您曾说过,张佑并非李氏的亲生骨肉,只需将这事儿散布出去,联系李氏的名声,可信度就高的多了。”

    黄氏最欣赏郑勇的地方就是这人知进退,虽然和自己有了肌肤之亲,却不恃*宠*而骄,言语间反而更加尊重。她笑了笑,说道:“这事儿是老太太有一次无意中说出来的,绝对假不了。”说着一顿,想起什么似的,说道:“对了,昨日听我父亲说,宁大人父亲得了重病,告假回乡探望去了,他老家是山东的,一来一去怎么也得个十天半月,等回来之后,你那义弟,伤怕是都好利索了罢?”

    郑勇笑道:“好就好了,只需有见证就行,此事最关键的还是李氏母子不是亲生这点,宁大人不在,正好有时间散布谣言,只要名声臭了,再有李氏体毛旺盛这一特点,何愁不能将***这罪名安在这娘儿俩头上?到时候,不用官府判罚,羞也羞死他们!”

    明代律法,好像对于母子***没有什么特殊规定,不过,却规定娶继母,叔母,庶母之类的死罪。其时理学盛行,孝道至上,此计之毒,倒有大半着眼于舆论——这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