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弄假成真

    第三十七章 弄假成真 (第2/3页)

这是个书呆子,只是从张佑嘴里听到《燕史》二字,仍旧有些大出所料。

    古时读书人将立德,立功,立言视为人声头等大事,郭造卿自幼聪慧,诗书兵法,样样精通,可惜时运不济,蹉跎半生,至今身份不过是个“以选贡入成均”,“成均”是国子监的别称,说白了,就是个大学生。

    所以,对于修撰《燕史》,郭造卿十分重视,当成留名千古的事业在做,此刻听张佑也知晓此事,隐隐还好像有些钦佩的意思,不由好感大增,隐生知己之感。

    “要我说,你俩就别互相恭维了,今日相遇,绝对是天降的缘分……您想啊,子诚不欲跪那宁知县,便撒谎明日要行拜师礼,结果您就冒出去了,依我看,不如便假戏真做,真的将子诚收作您的弟子得了。”

    听张让如此一说,张佑顿时意动,说道:“能拜海岳先生为师,自然是小侄的福分,只是小侄愚钝,不知先生肯不肯收啊。”

    郭造卿爽朗一笑,说道:“难得小神医瞧的起我这点微末本事,若是推辞,怕是有点蹬鼻子上脸了,得,你这个学生我收了。刚才你不是说要请客么,正好,权当拜师宴,也别去什么馆子,买几个肘子炖炖,再整两坛子花雕就成。”

    张让平日也和郭造卿接触不多,见他如此豪爽,顿觉投缘,哈哈一笑,说道:“不想先生居然和我一个喜好,别说,我家那厨子做东坡肘子绝对一绝,走走走,今晚咱们也算是双喜临门了,不醉不休,不醉不休。”

    郭造卿大醉而归,是被张让派轿子抬回龙家务戚继光的别宅的。

    这里虽然离着蓟州不远,离蓟镇总兵官驻地三屯营却有二百来里,当初戚继光之所以选择在这里修造别宅,一来是看中此地距离京都很近,二来便是相中了此处雅静的环境,每每进出京都都以此处作为歇脚之处,平日休假,也会来此小住。

    郭造卿是戚继光在南方平倭时认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