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巧舌如簧

    第七百四十六章 巧舌如簧 (第1/3页)

    “这个问题嘛……”望着眼前这个英俊年轻的大明官员,大成比吉迟疑了。她当然是希望自己的丈夫把汗那吉继承汗位(继承了汗位,得到了鞑靼上下的认可,自然可以顺利继承顺义王的王位),不过由于俺答汗没有遗命,加之当初把汗那吉又有投降大明的先例,想要继承汗位十分困难。

    把汗那吉的意思是纠合其余部落的首领逼迫钟金夫人放了辛爱,然后召开忽里台会议,推举最有资格继承汗位的辛爱上位,日后也算有了从龙之功,日子肯定要比现在好过。

    但她不同意把汗那吉这个想法,钟金夫人辅佐俺答汗多年,威望很高,去年大汗病重之后,政令皆出其手,加之大明方面的信任,想要推举不他失礼继承顺义王王位的想法成功的几率还是很高的。

    作为很重要的一方势力,此刻便选择站边肯定不是最佳的选择。

    她倒宁愿辛爱和钟金夫人争的头破血流,两败俱伤才好。

    只是这样的心思,她又怎么好跟一个刚见一面的大明官员说起呢。

    蒙古汗位的继承比较复杂,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遵照前任大汗的遗照的。比如窝阔台继位,便是成吉思汗遗言确立的。但是,就算伟大的成吉思汗确立,窝阔台也不是说当就能当上大汗,还得经过忽里台会议众部落首领选举。假如选举结果不是,他也当不成。

    成吉思汗死后,由拖雷监国两年,而且是在拖雷同意的情况下,才举行忽里台会议,把窝阔台选了上去,说白了,还得拖雷扶他,不然他也当不了大汗。

    那么人们选举的时候看的又是什么呢?

    是能力和战功。

    贵由死后,本来应该由贵由的儿子接位,但是大家都选了蒙哥,其中的原因,一来蒙哥能力强战功高以外,支持他的拔都实力也很强大。

    现在说说最重要的一点,除了战功和能力以外,蒙古人观念当中还有一种幼子守灶的传统,这和汉人嫡长子继承制并不相同。

    这种传统观念在蒙古汗位继承上至少引发过三次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