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轻取霍山(一)

    第二百三十章轻取霍山(一) (第1/3页)

    孙玉民赶到霍山城外时,仍是一片静悄悄地。

    三连长董文彬正在呵斥刚楞子,驼背王叔也是在一边冷眼瞧着。

    显然,他们到了已经有一会儿,且不说在这泥泞的山路上奔波了好几个小时,光雨后的寒冷就已经让人恼火,更别说到了之后,这里压根就不像需要救援的样子。

    “文彬,你干什么。”

    孙玉民出声阻止了正在发火的董文彬,亲自走到了刚楞子身边,轻声问道:“你们中队长派你出来时,打定了要和鬼子鱼死网破的决心吗?”

    刚楞子一直在沉默着,他可是跑了两趟的人,先不说被雨淋得湿透了,光是饿得前胸贴后背,都已经让他十分的委屈。

    听到了孙玉民的话,他连忙点头:“长官,我们中队长是个大好人,他如果没有作这个打算,是不会让我去搬救兵的。”

    刚楞子虽然不知道孙玉民的身份,可是同意出兵救援的是他,让董文彬和周善军甚至是那个驼背王叔毕恭毕敬的也是他,如果这还看不出来的话,那就真的成愣子了。

    董文彬仍是气乎乎地,还想发泄心中的不满,可他的话还没有出口,身后的警戒哨突然传来示警。

    孙玉民眉头当即就皱了起来,他知道一连也在朝县城进军,可从时间上来看,他们应该还没有这么快到,而且如果是一连,警戒哨绝对不会发出示警。

    什么人敢夹杂着在自己的部队中间来县城?孙玉民一时也没有想明白。既然有危险,自然会做好应对危险的准备,没等他下达命令,三连的士兵都已经进入了自己的战斗岗位。

    孙玉民满意地冲董文彬竖起了大拇指。

    警戒哨很快就解除了示警,董文彬表示出了不理解,倒是孙玉民像是明白了什么一般,嘴里轻声说道:“应该是佛子岭胡海龙来了。”

    果然,在一名三连士兵的引领下,年过半百的胡海龙带着两个军官匆匆地赶了过来。

    孙玉民认识这两个军官,在杨树铺被周善军一招制住的佛子岭民团两个营长。

    “王得贵舍得下本钱啊,把两个营都派出来了。”

    孙玉民的话中有些许嘲笑的味道,可是一看到领头的那个半百老者,他脸上露出了笑容,向前迎了几步,说道:“胡老前辈,你怎么亲自来了?”

    “孙东家,说来惭愧,本来是王家的不幸,却是您大义凛然出兵相助,如果咱再不过来帮手,岂不为世人耻笑。”胡海龙显然对于孙玉民的热情早有预料,拉着他的手说道:“胡某虽然是一把老骨头,摩下两营兄弟,愿听从孙东家调遣。”

    “哪里,哪里,胡前辈老当易壮,小子哪敢越俎代鲍。”

    多了两个营的兵力,孙玉民自然高兴,虽然说这两个营的兵力不能和自己部队的战斗力相比,可毕竟是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声势。他嘴里虽然是在推辞,实际上已经在考虑怎么运应这多出来的兵力。

    “孙东家,你就不要推辞了,胡某虽虚长几岁,可是论起打仗,真的甘拜下风,这场仗佛子岭民团愿意听从你的调遣,如若有人违弃军令,胡某甘愿领受军法。”

    胡海龙倒底是军人出身,他这些话看起来是说给孙玉民听,实际上是讲给身边的两个民团营长听,讲给孙玉民身边那些带着异样目光看着自己的人听。上战场打仗,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首要,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还何谈胜利。他是明白这一点,更想让随他前来的两个民团营长明白这一点。

    孙玉民一直很欣赏胡海龙,早就存了要把这个老前辈拉到自己麾下的想法,现在恰好有这个时机,何不让他亲眼见识和参与自己怎样狂虐鬼子。

    他没有再推辞,既然存心要打好这一仗,又何须扭扭捏捏呢。

    又等了一会儿,戴存祥和黄伟的一连也到了,自己能够使用的兵力全都汇齐了。

    孙玉民已经作好打算,不管王有财今晚发不发难,霍山县城他都志在必取。

    当即安排董文彬带着佛子岭民团的一个营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