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清点兵种

    118、清点兵种 (第2/3页)

军的时候,朱卫还特别带来了庞偃和数百护卫,心头准备杀几个人头来杀鸡儆猴,顺便祭祭军旗。

    不过,这次陵阳县的那些大小家族似乎早就猜到朱卫会这样做,所以这次他们派来的私兵、族兵基本上没有族中的亲族,都是由一些家中门客负责统领族兵。

    而这些门客自然不会对朱卫的整顿有太大反应了,他们也不愿意用自己的脖子来反抗。

    整编了这些各族联军之后,朱卫把自己这边选派出的八千兵卒也分成了四千弓兵,四千刀盾手,倒是很简单的两个兵种,并没有设置矛戈兵之类的兵种。

    主要是南方少马战,所以用来对抗骑兵冲锋的矛戈用的机会很少,而且矛戈使用起来其实很不顺手,矛戈是一种足有三、四米长,犹如竹竿般兵器,主要就是借助前端的矛刃和戈刃,做出捅刺、敲锤的攻击动作。

    在对付敌方骑兵部队的时候,这些长长的矛戈倒是可以竖成枪阵,让骑兵无法靠近身边,让快速奔跑的战马自动撞上来找死,从而抵挡骑兵部队的冲击。

    一般都是在这些枪阵后面配置弩阵或箭阵,便可对骑兵部队进行远程的反击,这种方式是步兵面对骑兵的常规作战方式。

    不过矛戈手在中原的军队中可能是必要的兵种配置,在多山岭河川地貌的南方,没有那么多骑兵需要面对,所以却不是那么必要在军中配置了。

    因为在单对单的步兵对战中,矛戈这样的长型武器,绝对是碍手碍脚的,一旦被刀盾手贴近,那就只能赤手空拳的反抗了。

    所以在南方战场上,长柄的矛戈用的比较少,守城可能会用一下,攻城基本用不上,倒是山越之类的贼匪可以砍伐竹子做长矛,看上去会使用多些。

    可如果不是用来对付骑兵的话,这种长条矛戈真的不具有实用性,特别是随着后期骑射变成了骑兵的常规战斗方式后,这些用来阻挡骑兵靠近的矛戈就渐渐被战场淘汰了。

    故而在宋朝时期步兵往往会用红缨枪来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