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军政的大势方略

    532、军政的大势方略 (第2/3页)

减弱许多,从而减轻整体的养兵压力,也能避免地方将领拥兵自重。

    如此江东之地有长江天险守护,日后即便是减少驻扎军队兵力的数量,也可以确保江东的安全,而襄阳位于长江上游,一旦江东有事,更是可以从襄阳顺江而下的救援江东。

    所以将朱卫的军政重心放在襄阳这边,对于朱卫未来的军力分布也是一个重要安排。

    当然,襄阳这边也靠近益州、汉中、关中和中原之地,就如所谓的天子守国门般,朱卫将兵力集中在襄阳这边,既方便朱卫随时防备来自各处的威胁,也方便朱卫随时向各处出兵,让敌人摸不清朱卫下一个进攻目标。

    若是朱卫如同原本的东吴般,在丹阳城西北方向秣陵城附近构造新都建邺城的话,那未来的主攻方向也只能是江北之地了。

    这样朱卫将兵力聚集在建邺城附近,只会让淮南的袁术感觉到威胁,而朱卫想进攻其他地方,兵力一调动也容易被人发现朱卫的意向。

    其实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襄阳城已经在刘表的修筑下,呈现出了一个较大规模的城池基础,内中还有刘表修筑的内城王宫。

    而朱卫要是在江东这边定下军政中心的话,只怕一切还要重新修筑新城,那自然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实在是一种浪费。

    故而从诸多的因素考虑,朱卫将军政中心定在襄阳,更切合朱卫如今的实际利益。

    商定了这一切之后,朱卫基本上也定下了近期的各种军事、政务方略,于是随着商议事必,众人便也纷纷散去了。

    而在第二天之后,太史慈的神箭营便奉命往丹徒县调转,在蔡瑁的破浪营水军的护卫下,很快渡过长江进入了广陵郡境内。

    虽然现在徐庶暂时还没能到神箭营赴任,可这次太史慈的神箭营主要还是起到一种威慑作用,故而未必真的需要战争之事,故而徐庶暂时缺席,也不是很大问题。

    同时孙尚香、伊籍也跟着一起来到了广陵郡,随着太史慈的神箭营在江北登陆扎营之后,就往眼下孙氏一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