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江东琐事

    533、江东琐事 (第1/3页)

    虽然从一定方面说,削弱其他势力对于皇权的影响力,其实是一种落后的封建集权制,最终会让皇帝的独裁失去制衡力。

    原本士族势力掌控地方而影响中央皇权的体制,其实也有些像现代议会制度对皇权的限制雏形。

    可在如今这样的年月毕竟还不是君主立宪和议会制出现的时期。

    再说现在朱卫是代表着未来的皇权势力,那又怎么可能主动限制自己的权利,更何况还是被地方士族势力影响了自己的话语权。

    至少现在朱卫绝不会让地方士族势力干涉他的权利,那样只会影响了他统一天下的进度。

    皇权独裁,在拥有一个好皇帝的前提下,也是一种最有效的国家发展方式,可以排除一切阻障,让一个国家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所以现在朱卫在江东这边也是趁机提高了工匠的地位,又开办了不少启蒙的官学,又提出了类似于科举制的人事体制,在重新开始的江东之地一点点的埋入了具有豫章特色的体制模式。

    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为消弱地方士族势力而进行着伏笔。

    其实在朱卫来到江东之前,王语嫣便已经开始推行这种豫章特色体制了。

    为此王语嫣也是在一开始就寻了新任的丹阳太守华歆和全新的吴越郡太守王朗,向他们解说了一些豫章施行的政体模式,说服了他们按照豫章模式在丹阳郡、吴越郡推行各种制度。

    华歆、王朗两人虽然在三国游戏系统中能力评价一般般,可毕竟也都是具有一定智力、政治基数在的,他们在王语嫣的说服下,也都接受了这种体制。

    事实上推行这种体制,也是一种向朱卫表现忠心的表现。

    另外这种体制对于绝大多数的寒门百姓还是有不错好处的,特别是推行官办学校,让原本没机会读书的寒门、庶民可以读书学习,确实也算是一件善事。

    哪怕在豫章模式的官学中,除了儒学经义外还需要学习很多杂学,可华歆、王朗两人倒也没有太过在意这一点。

    故而在朱卫到江东搞定了各种重要的事情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