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骄兵之策

    第六十四章 骄兵之策 (第1/3页)

制艺时文集子与经史巨着摆放在一起,落落大满,占了姚记书铺“经史格”的一大半,从最近三科的杭州乡试到京师会试的中式时文几乎全部搜罗编辑刊行,乡试解元和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还分别有专集,至于说童生试的优秀八股文也有,基本都是绍兴本地的生员之作,张宗子与祁虎子这两大山阴县神童竟然也有一本时文合集,就叫《神童制艺》,一卷十八篇。

    张原拿起《神童制艺》略一翻看,笑道:“这本是必买了。”先放在一边,再行挑选,问范珍道:“范先生,这怎么都是绍兴府生员的时文,乡试时文也只有杭州的,别处的有没有?”

    范珍道:“府县不同,文风也不同,绍兴学子当然只学习揣摩本地名家的时文,这样中式的机会大,不过江南十二府的文风时尚也都差不多。”

    张原心道:“应该是揣摩考官的文风喜好更重要吧。”问:“嘉靖年间的时文风气与现今应该有区别吧?”

    范珍道:“当然有区别,区别很大,现今的时文已隐然与古文合流,八股题割裂经文、截头缩脚,恰让作文者有了随意发挥的余地,更能展现学识和才情,这其中尤以会稽王季重先生的制艺最为突出。”

    张原点点头,嘉靖以来,官文正统的程朱理学对士人的控制力大为削弱,佛、道、诸子百家、王阳明心学,乃至西学东渐,各种思潮一时并起,八股文代圣贤立言的经学性质自然受到极大的冲击,那种板着脸孔说教的八股文已经不流行了。

    张原拿起一册印制精良的书册,正是店门广告的《庚戌科殿试探花钱谦益制艺精选三十篇》,钱谦益的大名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了,晚明三大诗家之首,又是东林党魁,最出名的是娶了秦淮名妓柳如是,还有后来“头皮痒甚”的削发降清以及暗中资助反清义军,总之钱谦益是一个才华横溢而又矛盾纠结的人物,当然这些都还是后话,现在是万历四十年,岁在壬子,钱谦益高中庚戌科探花,也就是前年的事,钱谦益还不到三十岁吧,风流蕴藉探花郎啊,此人学识丰赡,制艺时文应该要学习一下,买了。

    范珍又推荐了八股文着名选家陈际泰编选的《皇明时文定》,陈际泰是临川才子,十五岁为诸生,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