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小聘

    第一百零五章 小聘 (第3/3页)

明律不是规定不许四十岁前纳妾吗?”

    清墨山人笑道:“那都是什么老黄历了,看看现在的世道,家奴之子都能冒籍科举、商要人家可以两地娶妻,大明律哪里管得过来,而且四十岁无子嗣方许纳妾是指没有功名的平民百姓,张瑄子很快就能补生员、中举人的,哪会有什么限制一”

    张瑄问:“山人认得我?”

    清墨山人“呃”的一声,说漏嘴了,算命的是最爱打听事的,张瑄家离这府学宫不远,前几日又在学署闹出那么大的事,他怎么会不认识,装作不认识是为了方便算命清墨山人笑道:“山人是此时才算出公子姓张瑄乃是鼎鼎大名的东张瑄子,哈哈,久仰,久仰。”

    这个算命先生还颇有谐趣,不算恶俗。

    张瑄袖了那合好的庚帖,别过清墨山人,回家报知母亲,张瑄吕氏甚喜,次日一早便命石双持了这合好的庚帖给会稽商氏送去,商周德派了一个管事过来商议纳采日期,就定在本月初六,纳征则定于下月十二,经过了纳采、纳征,这婚姻就算确定下来了。

    初六日一早,张瑄带着石双、翠姑夫fù,还有小奚奴武陵,另雇了四个挑夫,挑着小聘之礼前往会稽商家行纳采之礼,初一日下的那场雪到现在也未化尽,道路两旁还能看到雪堆在那里,沿途民众得知这是大名鼎鼎的东张瑄子去向商氏女郎下聘,无不夸羡,纷纷议论猜测聘礼多寡一嘉靖以前,民风简朴,纳采只用八sè果品、茶一盒、酒一坛和白鹅一对,上户人家礼银三两、中户二两、下户不过一两,而嘉靖以后,奢侈之风渐盛,聘礼日渐丰厚,婚姻只讲金钱,尤以江南为甚,纳采只是小聘,上户人家就要礼银十八两,其余酒牲果品加倍,张瑄家当然要以上户算,而纳征大聘,簪huā、戒指、金珠、宝石,则需要银钱一百六十两,小户人家真是想都不敢想翠姑道:“少爷,会稽商氏乃是富豪,以后少奶奶嫁过来,嫁妆肯定极丰厚,定比咱们下的聘礼要多。”

    张瑄失笑:“翠姑倒是好算盘子,就算到嫁妆、聘礼盈亏去了。”

    正辰时,张瑄一行到了商氏大门前,商周德等一丰商氏族人将张瑄迎入,行礼、敬茶,忙了好一阵子,午饭后才算空闲下来,张瑄一直没看到景兰、景徽姐妹,更不用说商澹然了,便委婉地对商周德道:“商二兄,左右无事,我还想去白马山竹亭上看看雪景,不知可否?”

    商周德知道他的心思,笑道:“山上雪冷风寒,就不要去了,明年暑月,我请你来这边读书。”

    张瑄心道:“这是那曰在白马山竹亭我对澹然小姐说过的话,澹然小姐就对商二兄说起了吗。”

    却听商周德又道:“绍兴习俗,小聘时男女双方不能见面,但隔帘说说话应是无妨,你随我来。

    哇,赶在十二点前了,好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