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失意自有心胸在第七十七章重阳(呼唤月票)

    第二卷失意自有心胸在第七十七章重阳(呼唤月票) (第2/3页)

准备些过过节所需各样物品,重阳糕就不必说了,还有瓜果,生熟食之类的吃食,然后便是兴高采烈的等待庙会的开始了。

    本来往年庙会皆在镇子上举行的,但今年赵家村出了个大有名头儿的人物儿,又是团练所在,还听说赵家村如今建的是有模有样,是人都想来看看的,所以庙会便选在这里进行。

    大清早的便已经开始有临近村落的人们拿着各样东西陆续来到赵家村,这些人都是久不出门的乡下人,虽然离赵家村并不算远,但一年也不会到这里来上一次的,当看见新建的村落之时,自然是惊讶的合不拢嘴巴,再见到能吐水的“喷井”后,除了震惊之外,便只剩下了羡慕,看着那些得意洋洋的赵家村村民,都是心里话儿,自己的村子什么时候也能出上一个象巩仪猛虎这样的人物儿,自家的村子没准儿会变得比这里还要气派。

    太阳高高升起,人流渐多,到了正午的时候。赵家村已经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人流滚滚而来,不单是镇子上地人,就是再远一些村子也有人慕名而来的,许多人摆开自家的特产,招呼叫卖,剩余的人们携儿带女,往来观瞧。嘈嘈杂杂之间,却是比过年还要热闹上几分的。

    这样的庙会可不怎多见,新建的村子的街道之上竟是显得有些拥挤,后赶来地只好在村落外面摆开铺盖,这些人神情不免有些沮丧,更是打定了主意,下次庙会的时候一定要早些赶来的。

    这次赵家村的庙会无疑使人们很是尽兴,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从头到尾那位传说的神乎其神的巩仪猛虎都没有露面儿。没有见识到身高丈二,三头六臂的人物儿让人颇有些遗憾地感觉,有些富裕的人家却是看中了这里的景致以及新建的村落的气派,心里想着是不是要举家搬到这里来居住……。。

    庙会之上还两处亮点,在新建地村落之中。一南一被坐落着两处建筑,赫然是一处庙宇,一处道观,这却是村子刚动工之时。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的一个游方和尚和一个流浪道士便找了来,说要在这里传佛布道。

    和尚是个圆脸和尚,一身褪了色的袈裟批在身上,左手托着钵盂,右手拿着禅杖,很有些宝象庄严的味道,道士是个清瘦地道士,麻衣步履。三屡长髯飘洒胸前,腰间还别着一把长剑,也很有些清逸出尘的气度,来到这里便直接找到赵石,声言愿意自己出资建立寺庙道观,而且文牒齐备,找不到一点的毛病。

    赵石自然是无可无不可的了,他不信鬼神。却对这些道士和尚也无任何恶感。便也随意答应了下来,不成想。两个人没有几天,便即招来了两个头陀,三个小僧,几个道童,风风火火的将寺庙道观建了起来,比他们修建村落还要上心的多。

    自打这寺庙道观建起来之后,这香火居然日日看涨,村子里的人们本来崇佛敬道的便不少,还有地家里既供着菩萨佛像,也供着三清道统,可谓是大大体现了华夏一族的信仰风格,只要有个念想,供的是哪家的神仙都无所谓的紧。

    后来两处寺院道观名声渐涨,就连镇子上的人也来参拜,更不知两人施了哪路的法术,后来连县城一些官吏富户也来这里烧香,还说那两位大师和道长都是神仙中人,灵验的紧,再到得后来,这里反而成了巩仪县香火极盛之地,这便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庙会之上,人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两处地方地,烧上一柱香来保佑自己一家之后地半年平平安安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两个神仙中人也颇会做买卖,早已弄了香烛摆在寺庙道观前面,再加上很多虔诚地信众的奉献,赚的是盘满钵满,很是让人眼红。

    赵石此时的心思早已经不在什么庙会和村落上面了,却是在和杜山虎等人研究着手下的这五百士卒的训练章程。

    赵石住的地方很是特别,到不是有什么稀奇的装饰之类,而是位置,在连接就有村落和新建的村落之间有一块儿山丘,说是山丘有些夸张,也便是平地鼓起的一块儿土包差不多,赵石喜欢在清静的地方居住,又不能离开军营太远,便在这里给自己建了一处房子。

    这房子也很是稀奇,是赵石根据西方的木屋所建,在前世象他们这样的战士,在经过残酷的战火之后,都想找个清静的地方好好松弛一下绷紧的神经的,象那些雇佣军们,便在一些森林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度假木屋儿,不过中国的国情也决定了中国的军人不可能象他们一样奢侈,更何况是赵石他们这样的编外人员了,这也让赵石很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