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失意自有心胸在第九十六章计划

    第三卷失意自有心胸在第九十六章计划 (第2/3页)

番手脚的,临到天明,这些人死的死,散的散的时候,赵石立即派出狐狸几个跟上了那伙为首的家伙,给他们的命令就是可以不赶尽杀绝,但一定要查出他们落脚的地方,他那时便已经感觉到了,这里面的水恐怕不浅的。

    旁的人都回来了,手里更是提着些人头,但只狐狸带着一个人接着跟了下去,这下可好,这一去就是多半个月,前儿个才风尘仆仆的回转了来,更是给赵石带回来了一个天大的消息。

    那人进了太子府,两人在说这话的时候,除了累就是累,身子更是齐整整瘦了一圈的,狐狸本来就算好精瘦精瘦的,这半个多月过去,脸上只能看见两只眼睛,好像一阵风过来就能把其吹走一般,说起来也真是苦了这两个人,从巩义县,几乎是一路不停的跟到京师,途中两人除了自带的四匹马之外,还又换了两匹马,轮流骑乘,才勉强跟着那人进了京师的,根本没时间感受一下京师的繁华,一直跟着对方来到了太子府门前,两人震惊之余,甚至都起心先宰了这家伙,来个杀人灭口的了。

    但随后还是忍了下来,一伙盗匪跟一国太子扯上了关系,让两个人都有些失了主张,最后还是决定再跟那人几天看看,然后回巩义县把消息告诉旅帅,之后便和他们没什么关系的了。

    随后两人算是有点蒙了,那人摇身一变,成了殿前司禁军校尉,加入了三司使曾度曾大人的巡查队伍之中,有这么大的本事,就算不是太子,也是太子身边极亲近的人才有吧?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以赵石的心性也是在屋里转了两圈儿,太子?那便是未来的皇帝,整个国家的领导者,真是冤家路窄,在庆阳的时候便是这位太子弄出的故事吧?那个什么李武便是随着太子来到庆阳的,接着自己的功劳便没了,这里面的细节根本不用知道,只想一想便能明白那位太子殿下在其中扮演的不光彩的角色。

    只是没成想,回到赵家村也摆脱不了他的人罢了,就好像老天注定赵石要处于这位太子殿下的对立面一样。

    他首先想到的是郑先生到底干了些什么。让太子非要得之而后快,但这个时候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就算知道了也于事无补的。那人是不是真个受太子指使的还不十分清楚,但和太子一定是脱不了关系的了。两人带回来的消息还不只这么一个,既然这事又扯上了那位新鲜出炉的三司使,两人便也留上了些心的,正好这时景王在宫门之前落三司使曾度父子脸子的事情正传了个满城风雨,只稍一打听,这位三司使大人的底细也便清楚了的。

    其父乃是礼部尚书曾闻远,自己则是朝中刚得志的新贵,至于景王和曾闻远父子间的恩怨。那是明摆着的,曾闻远身为钦赐的景王师,硬是当今面前给辞了,嘴里更是半点面子也没给景王留的,百姓们不管其中到底有什么玄虚,能不畏权贵的就是好官,曾闻远父子的声名一下子在京师达到了顶点的,恰好的是,狐狸两人在出京的时候正碰上景王一行人,这些人背刀挎剑的。一看就是京中权贵来的,两人本来没想着多事,赶紧回来给赵石报信才是正理的。

    但从这些人只言片语中竟是听到他们是奔凤翔西路来的。两人在这京师之地本来就人生地不熟的,精神分外的紧张,一听之下,立即便留上了心,一路跟着他们就下来了,偷听来偷听去,最后又是吓了两人一跳,这里面那个气度非凡的青年竟然是当今圣上的七儿子,景王。听了这些,两人心里话儿。听军中的那些将军说,京师之地。便是一箭射出去,没准儿都能射到个皇亲国戚,当初还不信,这次算是见识了的,进京弄出个太子府来,出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