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战图第五百九十章要命

    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战图第五百九十章要命 (第2/3页)

性命丢在那里。

    到得天色微明,一行人赫然发现,远方山势连绵,怒峰突起,如巨蟒盘身,卧龙就地,众人皆是大松了一口气。

    除了王览等人,这些家伙大多都是蜀人,看这方向,再看群山走势,一些人已经知道,这是到了成都西北,再过去,翻山越岭,说不定就到了吐蕃地界了。

    此时王览又是大悔,瞅瞅周围,自己带来的人还剩下了六七个,都精疲力竭,满脸茫然,而那方半儒,方劲之却带着数百人,身边还有条大鱼,是方半儒力主带上的,一打听,竟然是蜀国太子,孟氏子孙。

    而此时此刻,那方半儒虽说惊魂未定,但却再非逃命时那么惊慌失措了,尤其是隐隐间,对王览等人有了戒备,想想也知道,这群人来历不明,却都是些亡命徒,虽有救命之恩,但却不得不防,这些家伙既然敢砍了王大元的脑袋,那么他方半儒的脑袋是不是也能拿下来给秦人送去呢?

    既然对方有了防备,王览这里剩下的这点人手还真不足以成事了,眼瞅着肥肉吃不到嘴里,王览也是大叹倒霉,还不如昨晚干净利落的下黑手,拿到脑袋再说,万不该存了捉活口的心思。

    最终那方半儒拿下了主意,蜀中已经不能呆了,不如一头撞进山里,先去吐蕃,再绕道去西北,那里汉羌混杂,马匪众多,还有可为。

    不过望山跑死马,又急急走了两日,才真正到了群山脚下,到了山林里面,机会变得多了起来,王览就想着抽空下手。

    但这个时候,一直没个主意的赤魔说话了,他有些想家了,不如跟着这些家伙回吐蕃低地瞧瞧,王览无语,他娘的,这个时候动思乡之情?是不是疯魔了?

    但你别瞧着赤魔脑筋少,但脾气却倔,一旦打定主意,那叫一个意志坚定,怎么说都没用。

    最终王览也是无法,再见到那方半儒周围总是跟着几个好手,很是不好下手,于是思忖了一番,给赤魔留下两个人,自己则率人趁一天晚上,悄悄摸过去,将那倒霉的蜀国太子悄无声息的给弄走了。

    林子里乌其麻黑,那蜀国太子神情委顿,跟那些乱匪也不是一条心,再说既然是想去吐蕃,这个太子的也就不算什么,想来队伍里走丢了几个人,应该不会迁怒到留下来的赤魔几个才对。

    再说,赤魔一口流利的吐蕃话,正是有大用的时候,应是性命无虞。

    就这般,王览等人带着一个大活人,又在山里转悠了十几天,这才找到出路,绕了出来,一路直奔成都而来。

    赵石这里也听得瞪圆了眼珠子,蜀国太子?好嘛,果真是一条大鱼,却没想到,辗转来去,竟然落在了王览手里,王览这小子还真是好运气。

    “路上没遇到什么盘查吧?什么人知道蜀国太子的事情?”

    “回大人,属下等行事还算稳妥,不敢让旁人知道此事。”

    “好,下去好好休息,不过还得辛苦你们,去找李将军,让她给你找一处隐秘所在安顿,蜀国太子的事情不要外传,看牢了他,我现在还没想好怎么处置。。。。。。。。嗯,这次你们立下大功,朝廷的封赏我管不了,但我这里给你们记下,总归少不了你们的。”

    王览神采飞扬,跪地道:“大人哪里话,咱们这条性命都是大人的,侥幸立下些功劳,实算不得什么,只盼大人能养好身子,咱们也就心安了。”

    看着王览离去,赵石又重新躺回了床上,蜀国太子?该怎么处置?是送出去,还是先留着?也是个麻烦啊,要说功劳已经不小,不差这么一点了,再说了,蜀国已灭,留下个无能的太子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就是怕像拜火神教的有心之人,借此。。。。。。。。

    赵石脑海中灵光一闪,有心人?旁人做得,那大秦为什么做不得?蜀中初定,降了四个节度使,六个刺史,后蜀朝廷中的大臣也是一大堆,这里有多少能用的,又有多少是心怀叵测的,谁也说不清楚。

    若是旁的地方也就罢了,但蜀中地势险峻,极易让人生出别的心思,到是不如现在找块试金石出来,将那些什么心怀故国的,不堪雌伏的,或是左右摇摆的统统铲除个干净,滥杀肯定不行,那么有了依据再杀,也不会激起蜀国旧臣们的逆反之心。。。。。。。越想越有道理,越想越觉着这个主意很是奇妙。

    但此事于他来说没什么好处,但也绝对没什么坏处,他现在真就不差功劳,蜀中如何治理,又如何收服人心,和他已经没有半点关系,但这样的奇思妙想一经浮现在脑海之中,就让他忍不住想试一试。

    慢慢支起身子下了床,在屋内拖着步子走动了一会儿,赵石一咬牙,“来人。”

    外面脚步声响,但随着一声娇叱,“走开。”种七娘已经昂着小脑袋,如同骄傲的鸭子一般背着手挪了进来,而随在后面的李全德龇牙咧嘴,挤眉弄眼,活像是被鸭子欺负了大鹅,敢怒而不敢言。

    说起李全德来,也是好笑,大战之前,被赵石按例送回了京师,他和费傕两个就像是稻田里的稻草人,能吓唬不少人,但真到用的时候,却不顶什么事,在京师还成,这两人心眼不少,身在赵石门下,能料理不少事情,但真刀真枪的厮杀嘛,就算他们自己不怕,赵石这里也得掂量一下,若是这两个家伙战死在军前的后果,羽林军中不少这样的角色,只是以他们两个为首而已。

    所以每逢大战,赵石头一个做的就是将他们两个送走,免得碍手碍脚,有特权的家伙总是比别人活的长,古今如一,不必多提。

    不过这回李全德是没什么,但辰王老爷子有些不满意了,男子汉大丈夫,不经历些风雨怎么成?连你家老爷子我也曾在延州跟西贼真刀真枪的见过血,你赵石个小王八蛋,却把咱孙子当看门狗使唤,咱家的子孙,就算是当不了雄鹰,也怎么也得是猎犬吧?怎么能一有阵仗,就给扔回家来了呢?

    他这一不满意,李全德就遭了罪,大耳瓜子挨了两个,藤条挨了十余下,还被骂了个狗血淋头,老爷子发下了狠话,以后若再给人家送回来躲着,就把他扔到西北吃沙子去,老爷子只要在一天,就别想回来。

    折腾了一顿,老爷子就想将这不争气的小畜生赶回去,但金州事急的消息传来,老头儿也犹豫了,孙子虽然不争气,但总归是自己血脉,更何况他嘴上说的虽狠,但实际上对这个孙子那也是宝贝的不得了,不然也不会瞅准了,给他找了赵石这么个上官。

    想让孙子多些磋磨是真的,但却不是让他去送死的,于是李全德在京师就又呆了下来,没了赵石压着,那日子过的自然是舒心无比,不过好景不长,金州大捷传到京师,老爷子大悔,怎么就没舍了孩子把狼给套住呢?奶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