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圣旨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圣旨 (第3/3页)

  又过几日,到了九月中的时候,朝廷钦差一行终于冒着风雪来到了大同。

    实际上,朝廷自六月间,就已经派出了钦使,只是无法确定大将军什么时候南归,所以一直等在汾州,只要过了汾州,就是正经的河东地界了。

    一直等到大将军南归的消息传过来,钦差队伍这才启行,急急往大同赶过来。

    这等的优容,也就是冠军大将军,定军侯赵石,其他人别说让钦差等着,晚迎一步,都是失礼,并极有可能为钦差所不喜,回去之后高上一状的。

    赵石率河东官员迎接,随后钦差宣旨,不必一一细说。

    这次旨意,下来的很是仓促,所以表功上,很是粗略,而对于北上大军兵将之功,也得等兵部,枢密院议决之后,才能下来。

    实际上,这次朝廷圣旨,只有一个意思,诏谕冠军大将军,定军侯赵石回京述职,但交卸河东宣抚使一职的话,却是提也未提。

    这就给赵石留下了许多的余地,也顺带的表明,明年的战事,朝廷并没有定下来,也许是方略还在商讨之中,也许是领兵人选还无法确定。

    反正,这次圣旨并未提及其他,只是让赵石回京。

    不过以赵石今时今日之地位,这也在情理当中,他已经有那个能力,来影响朝廷的决断,没有他点头,别说领兵将领,便是这次出兵的方略,也不可能轻易通过。

    换句话说,回京之后,这些大事才能定下来。

    如果圣旨上对这些事情有了明确的决定,那才奇怪,那也只能说明,朝廷中发生了什么对赵石不利的变故。

    钦差到了,赵石这里也早已做好了回京的准备。

    所以,之后赵石只是将柳世源,郑铎,张峰聚几个人召来,并大致嘱咐了几句,便准备与钦差一同返京。

    到底也没落下种七娘,种七娘小性子使起来,加上赵石也考量到,身边没有亲近女眷照看,丈夫又不在身边,大同这里的天气也冷的厉害,不如带着回去长安待产,最多路上走慢些,车子弄的舒服些,也就是了。

    种七娘心满意足,也不再去烦扰丈夫,她身子还未怎么显怀,又没有多少不适,心里有些烦躁,只是一想到能回到长安,在家里其他人面前炫耀一番,就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回去才好,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第二更,求月票,回到长安应该是个大场面了,但阿草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低调一些的好,你们怎么看?

    这些天太热了,阿草除了不住喝水,连饭都有些吃不下了,今天看见编辑写的东西,说是一天拿出几个小时来码字,其他时间运动看书,干别的,阿草要说的是,那真的是理想状态啊,对于作者来说,不黑白颠倒的应该少之又少,还运动看书呢,多数都呆在电脑前面,傻傻的想着之后的剧情发展,这是多么悲惨的生活啊……)(未完待续。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手机用户请到m.本站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