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零五章论政(二)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零五章论政(二) (第2/3页)

,不过,也不好说,前方战事频仍,若有变故。。。。。谁又能说得准呢。”

    陆敖想了想,拱手道:“既如此,将军又何必多虑,静等朝廷下旨便了,不愿的,上书固辞,愿意的,便接下来,难道将军之功,还能有人抹杀不成?而以将军之能,又有什么职位能难得住将军?”

    “再者说来,只要有将军坐镇京师,便可安大秦上下之心矣。”

    这些话出口,里面的味道便深刻的多了,也足足显示出了这位宫中出身,寄居香侯府的女人的见识。

    显然,这又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

    赵石手指不由自主的开始敲起了桌案,思索了一会儿,这女子显然走的是正经的文人路数,说起话来,藏锋露尾,从不愿明明白白的表明自己的意思,还得赵石自己去琢磨。

    要不文人怎么就老是说着,君即择臣,臣亦择君呢,这不,不经意间,这位女子便小小的反击了一下。

    不过,现在赵石的城府,已经非是当年可比,只是在脑海中转了转,便明白了女人话中未尽之意。

    一个呢,大将军灭夏回京,功劳摆在那里,朝廷如何封赏,是朝廷的事情,不用自寻烦恼。

    二来呢,又点明了,大将军这里实是进退自如,不必过于纠结其他。

    三来呢,朝野内外,也需要大将军在京坐镇,这么一来,亦不怕在京日久,又任了什么不合适的职位,以致将来声望大减。

    四来呢,也暗示面圣的机会多多,不如开诚布公的与陛下相谈一番,也好能知道陛下心意。。。。。。。。。

    这么一说,之前她问的那句重要性便凸显了出来,这是在基于大将军不甘寂寞,还待领兵沙场,却要在京里蛰伏数载的预期上,而来的建议。

    几句话间,也将赵石的处境,分析的分外明了。

    赵石这几日来的思虑,也一下便清晰了起来,这就是幕僚们的作用,并非能决定东主最后的去向,但却能明显影响东主的判断。

    赵石的处境并不艰难,和几年前相比,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其实也正因如此,选择太多,反而让人无法轻易选择。

    这一席话,却正中关节之处。

    半晌过后,赵石不由抚掌一笑,“难得。。。。。。。若是愿意,不如在府中常驻,至于是什么职位,有什么酬答,过后再来安排。。。。。。若是觉得外府颇有不便,那么就居于内宅,府中还有几位先生,各有才学,过后便可一一相见,若你还有什么需要,尽管直言。”

    这是最好的褒奖了,陆敖心中大喜,不过却还故作矜持状,起身拱手为礼,“学生素好清静,也好冶游,不知。。。。。。。。”

    文人身上的毛病,赵石见的多了,干脆的道:“此非大事,我这府中,没那么多的规矩,但你既然入幕于府中,定要记得,府中生活优渥无疑,我这人也从来亏待有才干之人,但我即可予之,便可夺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