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书信(二)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书信(二) (第3/3页)

人来说,应该非常有诱惑力才对。。。。。。。。

    而今年蒙古人没有南下的原因,也就不太好猜了,一个是蒙古人因为前年的叛乱,损失惨重,缩在东北草原添自己的伤口,第二个就是辽东对他们的吸引力大减所致。

    赵石现在其实很想知道,在前年的叛乱发生之后,成吉思汗的地位,是不是动摇了起来,因为这可不是他征服了乃蛮部,克烈部之后才发生的动荡,所以,蒙古诸部也远远没有另外一个时空中那么强壮,能若无其事的承受下来这样的损失。

    蒙古诸部一定遭受了重创,在这一点上,赵石没有任何的怀疑。

    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那位蒙古人中的雄鹰是不是还敢率兵西进呢?

    赵石心里摇了摇头,蒙古诸部只要没发疯,现在应该只有两个选择了,一个是缩在东北草原不动,稳固自己的统治架构,第一条路则是南下河北。

    不管他们有着怎样的选择,甚至于跟中部草原的诸部联盟开战,都不会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他们的长生天,不会降福给他们了,上兵伐谋,早在乃蛮部的战士尸横遍野的时候,蒙古人就已经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机会。

    赵石颇为自得的笑了起来,满胸的豪情。。。。。。。。。

    在这个时候,他无比的确定,自己已经用勇气和锐利的刀锋,彻底的改变了这个世界。

    瞅了一眼旁边站的柱子一样的陆相,不免有些遗憾,这个学生一点也不识趣,就不知道问一句,大帅为何发笑?

    这个年轻人无疑是非常优秀的军人,无论是在第一次太原府之战,还是在雁门关城下,甚或是五马峡口之战,这个不算强壮,还长的略显清秀的青年军官,都表现出了敏锐的军事嗅觉,和无与伦比的勇气以及作战热情。

    这个年轻的军人,无疑是国武监最好的产品之一,坚定,自信,聪明,而又自律,尤其是,他对战争是如此的狂热,甚至赵石认为,这才是他创造出来的标准军人形象。

    但这个年轻人身上的一些气息,还是让他本能的察觉到了危险,深受属下爱戴,拉帮结派,在人格魅力上极具感染力,却又视战争为生命。。。。。。。。。

    军国主义这样的字眼儿,在赵石心中一闪而过。

    但和往常一样,他选择了忽略,因为他相信,在这样一个时代,在军中能够滋生出这样的人物,再自然不过,至于这个年轻人会不会造成危险或者会不会在某一天被人砍下脑袋,那就不是他所关心的问题了。

    只要用的好了,这才是大秦最锋利的刀刃。

    赵石在桌子上铺开纸张,提起笔,想了想,大年初一就要给张峰聚那个混蛋写信,心里有点不舒坦,不过有些事情拖不得啊。。。。。。。。。

    心里暗叹了口气,刚要下笔,瞥了一眼陆相,将笔又放了下来,招手道:“我念你写,写的字要是不好,小心军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