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局面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局面 (第3/3页)

    若说前些年的国武监越来越像书院,那么现在的国武监,就一座军营,而这座小楼,就是军营中军主帐。

    这样的变化,并非人人都喜欢,一年多来,连续有生员自动退学就是明证。

    但国武监的治学之风,也一下子变得鲜明了起来,这无疑是一处武人的地界,也许并不拒绝人们读书明理,但这里,将注定不会出现浪漫的诗人,饱读诗书的莘莘学子,生员们在校场上挥洒的汗水,让这里变得刚硬非常,并迅速向粗鲁蛮强堕落下去。

    而对于将国武监在一年多时间里,便整饬的面目全非的赵石来说,这还只是个开头罢了。

    国武监已经建立了十多年,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军人不说,还出现了一批正经的官场中人。

    除了那些因为战时需要,最终武职转为文职的地方官吏外,在京师之内的工部和户部,都有着国武监出身的官吏存在。

    在影响力渐渐扩散的情势之下,得陇望蜀之心,也就悄然而然的在他心里滋生了出来。

    军人,需要争取更多的社会地位和尊重,而非只被文人们当做夜壶来使用,而他的经历也决定了,他完全的明白,军人若想做到这一点,不可能靠什么军事政变来完成。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慢功夫,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能走到哪一步儿,但既然有着这样的机会,他却也不会放过。

    如今的国武监,其实就是他实现这个目标的工具。

    非凡的政治抱负,过于长远的谋划,这些跟他本人都是无缘,这不过是一次尝试,可能完全出于军人的本能,或者也许是出于军人的荣誉感吧?

    赵石本人其实也没那个心思去学文人们,无病呻吟上几声,抒发一下自己忧国忧民的畅想,实际上,权势带来的影响,在其中才是最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此时,小楼二层宽敞的厅堂之中,权势又上了一层的赵石,正忙里偷闲的跟自己的心腹对饮。

    “枢密院又发来了文函,询问大帅何时回京,大帅您看。。。。。。。。”杜橓卿一边给赵石倒着酒,一边状似无意的说着。

    “不用管它。”赵石淡淡回了一句,他也刚回到国武监不长的时间,长安城里依旧有些混乱。

    这是朝堂更迭太大所致,而且还会持续一些时日,不过乱也乱不到哪里去,让皇帝陛下以及朝臣们头疼的绝对不是这些,而是朝堂上的这番混乱,延及地方,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说实话,那些封疆大吏们的姿态,远比现在朝堂上闹的正欢的那些人要来的重要的多。

    大秦在扩张过程中,还远远达不到各地归心,天下太平的时节,那些封疆大吏,军中将领们,一旦察觉出皇权有了软弱的迹象,生出什么旁的心思,真的是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将要成行的太子巡游之举,好像一下便有了别的味道。(未完待续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