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六十章局面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六十章局面 (第3/3页)

大秦和西域交通的路途之上,但在和花勒子模的战争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正处于最虚弱的时节。

    其实,这个消息在六月间,就已经从大同方向传到了赵石这里,只是这一次,更加确切详细而已。

    木华黎罕见的弹劾了安远伯王览。

    也不知是什么人给他出的主意,他弹劾王览不听将令,一意孤行,攻击了黑水城。

    更言道,他本有意驱黑水城党项余孽往北投契丹,以做来日与西辽开战之借口,却为王览等所坏云云。

    大将争功,屡见不鲜的事情。

    不痛不痒,却又恰到好处,显然不是木华黎的风格。

    在赵石看来,这封奏疏,很有意思,他甚至可以想象的到,中书那些大人们看到这个,脸上故作深沉,心里却乐开了花的样子。

    王览和木华黎都是赵石心腹将领,这次却闹起了不和,正合朝廷用人之道,不是吗?

    赵石甚至不用猜,就能知道,这事肯定不是木华黎自己的手笔,他就算有那个智慧,也不会对汉人官场了解的这么通透。

    所以,不是李刑就是李之问的提议,肯定不会错。

    由此也就清楚了,对西辽的战事,将是赵石回到长安之后必定会被皇帝陛下问起的事情之一。

    此时,赵石在想,黑水城的战报,虽然还没有来到京师,但想来在王览和李池勋两部的合力围剿之下,又有木华黎虎视眈眈,黑水城,应该已是大秦囊中之物了。

    这样一来,从中部草原,到西边的玉门关,再到西北的黑水城一线,大秦开始全面和西辽接壤。

    这一战其实已是不可避免,而且,不用怎么动用大秦的军力,就能突破西辽,直面西域诸国,这样的好事,却还要想着怎么劝服皇帝陛下和朝廷上的那些大臣们。

    赵石想到这里也不由微微一叹,中原啊。。。。。。。。。

    而战报到来之后,枢密院和兵部的一些文书也转了过来。

    张承和种燧以及成峦的亲笔书信,都陆续到达。

    赵石瞅了瞅,数张承最为急切,原因不用问了,除了他从李承乾手里接过建立新军的事情之外,就是枢密使一职的归属了。

    显然,种燧和成峦也都各有心思,而且,种燧是张承最为强劲的对手。

    其实,如果此时还是景兴年间的话,这事轮不到他们两个纠缠,因为他们在朝堂上的根基,还是有些浅薄,尤其是张承。

    而更为合适的人选,在朝中也非是一个两个。

    最可能的,则是张培贤回京,顺势成为枢密使。。。。。。。。

    但。。。。。。。。。这却是成武年间,一个大秦最剧烈的变动时节。

    一大批正值壮年,精力旺盛,才干非凡的官员,在这个时节纷纷履任要职,老朽者,正在快速的被排挤出去。

    所以,枢密使这样的职位,两位四十出头,野心勃勃,又有大功在身的枢密副使,也就成了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当然,如果赵石有意的话,枢密使之位,也轮不到他们。

    无论是皇帝陛下的宠信,在朝堂之上的根基,甚或是军功,在军中的威望等等,两人都难以与赵石相比。

    但赵石无意于枢密使之位,他们却都清楚的很,不然的话,当初也不会是李承乾捡了这个便宜。

    如今李承乾黯然离位,本来想着还要等上几年,应该能在这几年当中站稳脚跟的张承,终于着急了起来。。。。。。

    而既然有了这样的机会,种燧和成峦又怎么会客气呢。

    这么一来,赵石的表态就非常重要了。

    赵石最不想看到的一个局面,这个时候还是摆在了他的面前。。。。。。。。。

    (昨天缺更,不好意思,有人请客喝酒,只要弄了张请假条用了,一百积分,很让人心疼啊,而且,这个月的作家积分还没到账,不知道是怎么个规则,是不是再用,阿草就退到等级二级去了?

    有知道的吗,给阿草解惑一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