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七十章称病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七十章称病 (第2/3页)

。。。

    皇后此时也终于开口附和,“国公家事,本宫等宫内妇人本不应多言,然事有轻重。。。。。。。。还望国公多思而行,再者言,此为两全其美之事,国公又何必拒之?”

    说的再多,再好,其实赵石也并不喜欢这种感觉,他的妻妾,除了惜红之外,都算是自己定下来的。

    没想到,今日他已位至国公,却还有人想强着给他纳妾,这真的有些可笑。

    既然都说大道理,那咱们就说大道理好了。

    赵石琢磨了一下措辞,这才拱了拱手,拿出自己最诚恳的一面,肃容道:“两位娘娘既如此说,柱国本不应不从,但。。。。。。”

    “但柱国却觉得,此事事关国体,非是柱国纳了妾室,便可迎刃而解之事,而且,柱国到是觉得,此事未必就是坏事。”

    “想当年,春秋战国时,赵国积弱,匈奴屡屡犯边,国无良策,百姓蒙难,后灵王奋起,引胡风于内,这才有了胡服骑射之美谈,却匈奴于外,与诸国争锋于内。。。。。”

    “而今我大秦强盛,兵锋所指,天下侧目,外邦时节,屡现长安不说,抚有胡部数不胜数,鞑靼,乃蛮,蒙古,西北诸族,吐蕃等等,逾数百万众。”

    “如今时日尚短,还显不出什么,待得来日,长安京师,必定为天下汇聚之所在,而今,也不过是个开头,时人多以其为异。异日,当卢之胡娘,买卖之胡商,善舞之胡姬,冠冕之胡人权贵,都将行于街市之上,久之,也不过平常之事罢了。”

    “所以说啊。堵不如疏,就算不成胡服骑射之烈,也当为我长安大都添些颜色,若说如今长安权贵勋旧只好胡娘美色,只喜胡人异俗,当可下旨责斥,引其向胡人之勇。。。。。。。何以非要臣纳妾?此举未免。。。。。。本末倒置。。。。。怕是除留人笑柄之外。别无大用。”

    “再者。微臣的为人,两位娘娘也不是不知道,微臣是个武人,好弓箭刀枪,喜美酒烈马,所以,臣之妻妾,皆身强体健。弓马娴熟,非是这样的女子,若是入了臣的府中,岂非害了人家?”

    太皇太后气沮,皇后无奈。

    宫中贵人,最不喜欢的就个跟外臣讨论这些大道理了。

    她们的身份在尊贵,心眼再多,脑子再活,也没多大用处。见识所限,一旦外臣们长篇大论起来。先不说干涉外朝政事是宫中最大的忌讳,就说她们本身的眼界。也无法跟这些见多识广的外臣相比。。。。。。。。

    就像赵武灵王的故事,她们都知道,知道的还比赵石要清楚,但她们就绝对想不出来,能跟保媒牵扯在一起,还能自圆其说。

    而赵石不经意间描绘出的瑰丽画面,却是让两位宫中妇人不由自主的颇为向往。

    。。。。。。。。。。。。。。。。。。。

    赵石辞出慈安宫的时候,已经是月上中天的时节。

    赵石抹了抹额头,也是一层的细汗。

    以他的体质,还是出了这么多的汗,可见,应付两个宫中贵人,有多让人纠结了。

    而且,虽然之后话题多了起来,两位娘娘也不再着力劝说,但他算看出来了,这两位还是有点不死心,说不定什么时候,一道圣旨就能到了晋国公府。

    奉旨纳妾?

    赵石想想都觉着有些不可思议,皇帝陛下不会这么不着调吧?赵石心里有点没底。

    但男人嘛,这会儿总会生出点得意之情来,赵石也不能免俗。

    想想长安城中的女子,都争着抢着要来当他赵石的妾室,这会是怎样一个成就?

    不过,还是算了吧,这事怎么听,都透着别扭。。。。。。。。

    本来,他还想着,到了太皇太后这里,定要说起公主府的事情,但经这么一闹,别说他不好开口,就说皇后在那里呆着,太皇太后就算有心,也不会当着皇后的面,说起公主府怎样怎样。

    有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宣之于口,就是这么不合适。

    这事闹的,赵石无声的叹了口气,看来明后两天,要抽出功夫走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