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大案(二)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大案(二) (第2/3页)

    大秦从景兴年间开始变法,一直到成五年间,还在继续。

    这不光是说两任君王都雄心勃勃,有志于天下等等,而且,此时看来,更像是大势所趋。

    如果没有景兴鼎革,也就没有今日大秦的强盛。

    而成武皇帝若不继续下去,大秦一统中原之日,也许就会遥遥无期。

    因为疆域越来越大,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朝廷上下若是固步自封,像前秦商鞅变法一般,戛然而止,那么大秦也许还要等待几位明君出现,才能一统天下。

    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算困难。

    而回到贪渎案上,也就明了了许多。。。。。。。

    大秦吏治渐渐在走下坡路,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每一个帝国,都会重复这个过程。

    大秦贪腐官吏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许多人在大案一起之后,便想到了这一点,多数人也都认为,也许。。。。。。之后的几年甚至于十几年,整饬吏治,都将是大秦朝廷最重要的政务之一了。

    回到大案本身,光禄寺少卿刘景尧很快就进了大理寺。

    之后,又陆续有十数人被捕拿,入大理寺待堪。

    光禄寺上下,一片哀嚎。

    真要这么查下去,不说人人有罪,把光禄寺翻个底朝天吧,但差不多一半的人会陷入此案当中,却是可以预期之事。

    光禄寺的账目不禁查,除了光禄寺的大人们大笔一挥,多报损耗之外,来往之间,收受礼物,在光禄寺也早已乃是平常之事。

    有些人更是借助皇商之手,暗中当起了商人,名下酒楼,茶园,屋舍等等,都在渐渐增加,怎么来的,那还用问吗?

    当然,此时的光禄寺,还没有糜烂到明末清末那么触目惊心,操作起来,也更加的谨慎和隐秘,还没有形成大家心照不宣的“规矩”。

    但只要继续细细追究下去,糟烂事儿也绝对不会少了。

    这个府里,收了歌姬,那个府里,弄了几张字画,至于顺手拿点皇家的东西,那都不是事儿。

    这么一来,宫里的太监也没好了。

    几个代皇家监察供物的大太监,自缢了两位,剩下的都被拿下,由皇后娘娘亲自问询。。。。。。。

    相互攀咬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宗府那边首先就有皇亲国戚吐了口,大理寺那边又多了几位犯人不说,其他光禄寺犯事官吏也没坚持多少时候,纷纷写下供状。

    当官的最怕其实就是这种情形。

    无论是审案的,还是被审的,一下就都痛苦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此事已成大案无疑,虽然现在还局限在光禄寺一处,但谁也不知道,此案到底会牵涉出多少人来。

    毕竟,皇供之事,地方上也要参与,光禄寺坏事的官员多了,地方上也绝对逃不开干系。

    既然光禄寺少卿这样的人都陷进去了,牵涉出一个或者两个布政使来,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这还要看皇帝陛下的意思。

    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