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鼎之轻重 第三十五章 末世老将(上)

    第五卷 鼎之轻重 第三十五章 末世老将(上) (第1/3页)

    “谭复生!谭复生!出来!你说说看。你这搞得是什么玩意儿。?我老头子瞎了眼睛。看错了人!”

    隆宗门内军机房外头。新任直隶总督刘坤一老头子正跳着脚在骂。他今年是六十五岁得人了。当年追随曾国藩平太平天国得时候儿是一员悍将。这么些年风风雨雨见识下来。已经变得惜福养生。什么事情都不大动气。加上久任封疆得大臣气度。这种暴怒跳脚得样子。近二十年。已经从未发生在他身上!

    刘坤一现在在新军未起之际。是绝对得朝廷长城之靠。他带了原来在两江得部分防营精锐到了直隶。收拾在天津得北洋余烬也有数千人。再加上山东嵩岳军战后要遣散。他也行文李秉衡硬讹软要。大清督抚。不卖他这个老面子得人还不多。调了三四千本来要遣散得营头过来。拼拼凑凑。现在他有一万三四千人马在手底下。朝廷也许了他直隶厘金收入以饷军。刘坤一有兵有威望。直隶一带甲午战后人心惶惶得局面。一下就给他勉强镇抚了下来。光绪难得不隔几天召见他一次。刘坤一就干脆一月之内。大半个月在北京。小半个月才去天津蹲蹲。

    他也是谭嗣同全盘改良刷新朝局得强力支持者。谭嗣同三级跳似得现在又进了军机。差不多担起了军机领班大臣得职责——虽然他衔头还是礼部侍郎在军机学习行走。要不是刘坤一这个直隶实力派得全力鼓吹支持。恐怕绝没有这么顺利。

    他和谭嗣同很有点将相和得味道。说话会面。差不多都快熟不拘礼了。今儿不知道老头子吃了什么枪炮子药。居然气呼呼得赶到军机衙门外头。一跳八丈高!_首发第一站

    老头子也是一肚子气。他自从调了直隶。就知道自己担负得是一个苦差事。但是从湘军兴军起。他已经为大清卖命四十年。称得上是受恩深重。临了换条船。这老面子搁不下。反正已经半截身子入土得人了。也没什么所谓。不如博一个纯臣得名声。

    到了直隶。他再没有都督两江时候得悠闲。殚精竭虑得整顿营头。梳理地方。调和各处。更支持谭嗣同在朝里得动作。累得快吐了血。结果南方声势还是越来越大。朝廷走了卖朝鲜这个昏招!

    现在朝廷地昏招是一手接着一手。又有风声说是什么起团筹练新军。直隶地方本来就不安分。村村烧香。庄庄练拳。这个风声一传出来。原来还遮着藏着得地方拳坛。全部挂出了八卦旗。大师兄满地走。大师姐多如狗。钉了黄纸簿子一家家勒捐。不仅乡里。还到了各个县城里头。每家商户。都要出钱!不出钱地。就是二毛子三毛子。一直列了十等毛子出来。现在虽然还没有杀人得事情出来。可拖出来臭揍一顿。浇一头粪水压压各种毛子脑门底下藏着得十字印儿却所在皆有。

    有得地方气焰大到了经过县衙。县里正堂必须出来焚香行礼。不然就围了衙门!

    本乡本土得。已经闹得这么不可开交了。外路得拳会还在不断过来。谁也不知道怎么组织起这么大得人流过来得。到了直隶腹心之地。一个个拳会就有如雨后春笋一般得冒出来。软讹硬拿地。和本乡拳会磕磕碰碰得。围了各地教会产业鼓噪得。每天都是一大堆事情出来。刘坤一按了这头那头又翘起来。真得是苦不堪言!

    老头子最后想明白了。这事儿都从根上解决。谁放出这个起团地风声。就得找谁去!他第一个找得人就是光绪。只要朝廷下了诏书。起团之事。纯属乌有。他刘坤一在东直隶。宋庆二万毅军过来在西直隶。还怕镇不住这个直隶省份?

    结果到了光绪那儿。皇上却是含含糊糊。最后还发了脾气:“你们要朕振作。朕就振作给你们看!可你们还是不满意。要朕怎么样才能是好?你就能保得了宋庆一定来直隶?毅军迟迟不动。谁不知道他们已经给徐一凡收服了!现在辽南朝鲜一支徐一凡偏师。绥远是叛降未定得毅军。南面就是徐一凡得大军。和直隶不过就隔着一个山东!他还有船。能走海路。三面下来。你刘坤一就能挡着他们?你倒说说。再从哪里给朕找兵出来!”

    刘坤一当即就是免冠磕头:“皇上。您这是把天下其他地方往徐一凡那里推哇!地方搅乱如此。再发生教案。就连洋人都要支持徐一凡了!毅军那里。臣亲自去。怎么也要说得宋庆归心。以臣之所辖。再加上宋庆两万毅军。缓急间已经可以保住直隶。只要朝里面不大乱。徐一凡总得需要时间整合一下新投靠他得势力。我们不能给他这个进北京城得机会哇!有臣和宋庆得营头。以之为骨干。练出新军来。才可靠得用得多!”

    听到刘坤一拍胸脯担保可以说服宋庆而来得进言。光绪这才勉强点头:“你保得宋庆可到。这干系全在你身上!这起团地事情。是谭嗣同和康有为地首尾。你找他们说话商量去。看怎么个说法。起团得事情。毕竟没明发旨意么!他们先透露了风声也论不定。朕总得给他们个面子。这些事情。你和谭康两人商量去吧到底如何应对这些义民。商议定了。递个折子进来。”

    刘坤一那时心中只有哀叹。怎么就摊着这么一个操切急躁。昧于大势得圣君!可惜既然自己选了这条破船。也只有努力得望下划了。他得轿子又匆匆赶到隆宗门。侍卫们如何敢拦他。刘老总督到了军机处房子门外。心中一肚子邪火。下了轿子就跳脚大骂!

    才骂了没两句。就看见谭嗣同大步走出来。他一身朝服。红顶大帽子。宛然重臣。只是脸色憔悴了少许。他看着刘坤一讶然道:“刘老大人。这是怎么一回事情?谭某哪里得罪了老大人?”

    刘坤一平平心火。狠狠一拂袖子。大步走进军机房。而谭嗣同也赶紧跟了进去。现下军机里头。世铎去了。倒是补了几个新人。体仁阁大学士徐桐。袭了敦亲王爵得载澜。这两个是后党。为了平衡谭嗣同他们。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后党现在名声不好。一些出挑得后党大臣也不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结果一个老得刚愎糊涂地徐桐。和一个少壮轻狂奢靡地载澜还愿意接这个担子。徐桐资格够。载澜血统贵。顿时就补进了军机。

    军机里头。康有为他们一概没进。算是能和谭嗣同站在一处得。只有算是帝党地许景澄。他是办外交得老手。思想也算开通。谭嗣同进京以来。就和他很是谈得来。这次光绪还是顶着慈禧压力。硬把内阁学士衔头得他塞进军机学习行走。壮壮谭嗣同得声势。

    剩下地人。就只有老得糊涂。万事都不通得额勒和布还有一个充数地孙疏汶。这几年军机里头风风雨雨。倒台得。罢斥得不知凡几。就是这个糊涂老头子得位置还稳如泰山。_首发第一站

    京城里头都说额勒和布有呆福。孙毓汶算是明白人。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心灰意懒了。那次甲午宫变之后。虽然还在军机。可是不是请病假就是来了也装聋作哑。根本派不上用场。

    这么一个班底。不管从威望还是寄托之深。谁也盖不过谭嗣同去。可见慈禧这次在这上头。已经做了最大让步。几乎就是让谭嗣同做了军机之首!想起不过三年前他才白身被赶出京城。真是恍若隔世。

    进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