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的锋芒和猜忌

    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的锋芒和猜忌 (第2/3页)

面和大明互市,一面和鞑靼眉来眼去的家伙,如今已经成了丧家之犬。

    亢奋的朱棣一口气接见了好几个大胜而回的将军,却仍是没有休息,而是召来了杨荣和金幼孜询问从京师转交来的各式奏章节略。足足听两人说了一个时辰的事情,他这才露出了些许倦意,可却仍然不愿意休息,等两人退下之后,他又召见了张越。

    “继守城之后又见识了野战,感觉如何?”

    昨天在杨荣金幼孜面前吃了软硬钉子,张越虽不觉得气馁,但郁闷却总是有的。此时皇帝一上来就问了这么一句,他略一沉吟就低头答道:“臣只是觉着,强横一时的朵颜三卫,如今已经不如从前了。不但是朵颜三卫,就是昔日在兴和面对阿鲁台的时候,臣也觉得不如曾经听说过的蒙元铁骑的威势。”

    “都说败军之将不可言勇,在朕看来,数败之将,更不可言勇!”一连接见了好些人,朱棣原本发热的脑袋眼下渐渐恢复了清醒,听张越这么说,他哂然一笑之后,又若有所思地说,“要较量骑兵,恐怕仍是这些鞑子略胜一筹,但他们既然已经失去了天下,那么也就剩下了骑兵这点资本而已。火炮他们没有,火铳他们也没有,他们要用数十年才能训练出一个骑射双全的骑兵,但朕的神机营要培养一员精锐却只要两三年!”

    尽管很想开口说蒙元铁骑固然已经退化,但大明步骑的战力也已经不如开国,以后承平日久还不知道会变成怎样糜烂的样子,张越终究是没把这话给说出来。别人常常说他老实,那固然是有些好处,但没有原则一味老实,那就是愣头青了。就在他想设法再提一提大宁故城的时候,外头忽然传来了一个声音。

    “皇上,京师密报。”

    听到京师密报这四个字,张越本能地想起了锦衣卫和东厂,连忙打算告退。可他什么都来不及说,就被朱棣一个眼神止住了。眼看一个小太监捧着一个铜筒进来,毕恭毕敬地呈了上去,朱棣竟是当着他的面打开了铜筒的密封,取出了一卷纸仔仔细细看了起来,他只能在心里琢磨这上头究竟是否提到了刘永诚的事。

    “好一个仁德的太子,好一个知道体恤人的太子!”

    听到这个声音,张越不禁抬起了头,看见朱棣那满面怒容的样子,知道这上头必定是又告了太子的刁状。想想袁方应该不至于这么“尽职尽责”,陆丰更是辗转向东宫示好,若是没有极其要紧的事情,他们绝对不会干这种有害将来的事,他不禁犯了疑惑。

    “他就是会一味当好人,就是会一味宽仁送人情,朕要这么一个会收买百官之心的太子有什么用!前一次朕流放了那个陈千户,他却擅自把人赦了回来,朕杀了周冕贬了梁潜,他就该警醒了,这一回居然要放过朝参失仪的张鹤,就因为张鹤是吕震的女婿?他太让朕失望了,这哪里是什么耳根子软,这是……这分明是居心叵测!”

    怒火中烧的朱棣劈手丢下了案桌上的笔筒,随即又瞥了一眼那张纸上的工整笔迹,见其上还奏报了其它事情,他便又继续往下读。等全部看完,他只觉得脑际满满当当充斥着怒火,当下忍不住重重一拳砸在了桌子上。

    胸口高低起伏了一阵,他终于有些支撑不住,一下子跌坐了下来,捂着胸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这时候,一旁服侍的太监不禁惶恐难安:“皇上,要不要传太医来瞧瞧?”

    “滚,朕白天还率军激战,这会儿还精神着!张越,你过来!”

    一直在旁边希望能扮作一根完美桩子的张越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但终究不敢违逆了天子,于是便走上了前。在低下头的一刹那,他瞥见天子的眼睛里满是血丝,其中还闪动着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东西,顿时心中一惊。

    “皇太子和皇太孙父子俩,谁更堪继大位?”

    即使张越已经有了面对难题的准备,但他万万没想到皇帝会砸下来这样一个高难度的问题,这一下完全是被震傻了,甚至直接抬起了头。看见朱棣那两道犀利的目光直接锁死了自己,他只觉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好半晌才记起御前奏对的礼仪,连忙低头弯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