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居心何在

    第六百四十六章 居心何在 (第2/3页)

   “殿下,京师又派人来了。”

    闻听京城又派了人过来,朱高煦立刻站起身来:“你们就随本藩一同见一见,看看这一回他又有什么话说!来人,盛陈王府仪仗,本藩在萱仁堂相见!”

    自打朱棣驾崩的消息传来之后,朱高煦便下令王府上下皆服斩衰,自己却是在斩衰孝服下头穿了甲胄,内中深意心腹们自然人人知道,于是都仿效了此举。此时此刻,众人齐聚萱仁堂上,见外头两列犹如桩子一般笔直的甲士一直排到了后园正门,他们也不禁站得更直了些。想当初,那些靖难勋贵有的是百户千户之类的小军官,有的甚至只是一介小卒,如今备位公侯人称勋贵,全都是一步登天,只要他们辅佐朱高煦功成,也一样能够世代荣华!

    戈氅、戟氅、吾杖、仪刀、斑剑……往日只用于出入的亲王仪仗这会儿却沿汉王府中庭大道摆开,恰是威严肃穆,再加上路两旁甲胄外罩着素服的数百名王府护卫,一股杀伐之气更是迎面扑来。只不过,张越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儿,更不是从前初出茅庐的小进士,对此却是没什么反应,一路走一路在心里思量临走前和诸多人等见面的情景。

    先头张辅让他有个预备,他就已经做好了离开兵部的准备——他自是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职方司,毕竟谍探的事情才刚刚开始,但既然胡七等人都安排进去了,调进职方司当员外郎的又是他在武库司的同僚崔范之,他也不得不放手。只是,即便他知道来日方长,却万万没想到会被迁调礼部,又被支使到了乐安来。

    一踏入萱仁堂,张越就立刻抛开了那些杂七杂八的思量。此时此刻,他能够清楚地感觉到投注在身上的犀利目光。他得罪赵王朱高燧都在明处,得罪汉王朱高煦却都在暗处——倘若不算上半死不活的朱瞻圻,不算上先头清剿白莲教——这会儿那位亲王看过来的目光倒不像刀子那般剜人。只不过,要是他稍有错处,大明朝对皇亲的纵容是有名的,即便他是钦使,到时候受了什么罪可没地找人说理,也没有人会和他说理。

    朱高煦之前只想着来人不是中官就是随便哪个礼部官员,因此也没顾得上问来者是谁,这会儿认出张越,他不禁眉头一皱,随即便傲慢地扬起了头:“想不到这回竟是派了你来!有什么宣示,你直截了当地说吧,哪怕本藩不想接,看在张辅的份上也不会为难你!”

    张越实在不知道早年建文帝派人给还是燕王的朱棣传旨时是怎样的情景,他只知道,倘若眼下这一幕传扬出去,他回去之后,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老大人们恐怕会把他喷死。因此,他悄悄地深深吸了一口气,旋即便一板一眼地说道:“既如此,下官也不用宣书,眼下便向殿下告退就是!下官自会禀告皇上,殿下不愿前往京城行祭礼……”

    骄横惯了的朱高煦听到张越头一句话,不禁大怒,可听到那紧跟着的半截,他立刻把那些恼怒劲头全都丢开了,一下子站起身来。不单单是他,旁边那些武官们以及特意赶来的王府官们全都是大吃一惊,一时间,大堂上自是静悄悄的。

    面对众多目光都盯着自己,但张越如今看多了这种千目所视的情形,心下丝毫不怵。果然,朱高煦死死瞪了他一会,旋即便吩咐太监去摆设香案等等,又问了些京中情形。这些是行前张越早就计算好的,此时自是对答如流,等到外头那接旨的模样架势摆好,他也不再计较朱高煦究竟是否愿意下跪,直接读了那卷皇帝口述杨士奇手书的圣旨。只不过,朱高煦却并没有如他期望中那样立刻让他回还,竟是硬把他留了下来。

    不知道是存心还是偶然,张越竟是又住在汉王府后园那间多年前曾经住过的上等客房中。看到那青绿绣花卉百鸟的帘帐,大红的缎褥,沉香色金线绣牡丹面子绉纱里子的锦被,他只觉得恍惚间又回到了五年前。当发现前来服侍的又是一个小太监时,他不禁仔细打量了一番,最后发现此人面目无丝毫熟悉之处,便自嘲地笑了笑。

    都说物是人非,如今只怕是物非人也非,哪怕这里再没有人来住过,从前的一应用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