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永宁宫明示暗语,仁寿宫唇枪舌剑

    第七百六十三章 永宁宫明示暗语,仁寿宫唇枪舌剑 (第1/3页)

    第七百六十三章 永宁宫明示暗语,仁寿宫唇枪舌剑

    和张越猜疑的不同,永宁宫孙贵妃眼下已经真的显怀,平日能穿的衣裳如今都穿不得,因此朱瞻基早吩咐了尚服局新制,又调拨了好几个可靠的太监宫女过来伺候。虽然先前已经生了一个女儿,但这一次害喜的反应却比上一回严重了许多,常常是吐得昏天黑地,就是太医也束手无策。最后,还是朱宁从张太后那儿听说,于是送了一张药膳方子,张太后又差遣了经验丰富的老宫女,她这才勉强有了些胃口,晚上也能囫囵睡上三四个时辰。

    皇帝登基已有两年,后宫嫔妃却是鲜有喜讯,因此仁寿宫早有话传来,免了她的晨昏定省。孙贵妃自知不讨张太后待见,也乐得在自己的宫里逍遥。这天在明性堂中漫不经心地翻着书,她忍不住摩挲着微微隆起的小腹,心里盘算着能生一个儿子。

    “娘娘,王公公奉命给您送瓜果点心来了!”

    听到这话,孙贵妃顿时扔下了手中那一卷花间词,在宫女的服侍下坐直了身子。见王振进来跪叩问安之后,报了些东西的名字,她少不得淡淡问了几句,待得来人是半道上遇见皇帝,这才得了这么个跑腿的差事,不禁抿嘴一笑:“这么大热天,你可是多跑了一趟。”

    “小的不过是多走两步路,再说闲着也是闲着。”王振笑容可掬地站起身来,瞄了一眼孙贵妃丢下的那本《花间集》,这才笑呵呵地说,“娘娘如今有了喜,皇上可是关切得很,成天闲下来的时候都念叨好多回,晚上竟多半都是在乾清宫独过的。”

    后宫那么多嫔妃中,唯独孙贵妃是和朱瞻基自小青梅竹马情分非常,此刻听着这话越发觉得欢喜,立时命人厚赏了王振。而王振既瞧见了那本花间集,少不得卖弄些本事,拣了几首脍炙人口的好词解说了一番。朱瞻基原就是书画诗词全都好一手的皇帝,后宫嫔妃无不在这一点上投其所好,孙贵妃自然不例外。此刻见一个太监竟能说得上这些,她立刻生出了兴头,竟是留着王振伴了一个多时辰,直到内书堂派人来请,她这才放了人回去。

    人既走了,想到朱瞻基白天处理国事,顶多也就是晚上才能来,而且也不能留在此地过夜,孙贵妃不禁有些无趣,闷闷地丢下了书,竟是随手撕起了一旁的折扇。撕着撕着,她就想起了刚刚王振字里行间的暗示,忍不住眉头紧蹙。自古以来天子宠妃不知凡几,可有好下场的却寻不出几个。况且就算她这一胎是儿子,也占不了嫡长的名分,若是也如郭贵妃……

    “娘娘这取乐法子倒是新鲜。”

    孙贵妃闻言抬头,瞧见是朱宁进来,顿时丢下了那已经如同竹篾一般的破扇子,扶着宫女的手就想站起身来。直到朱宁笑吟吟地行礼之后扶了她坐下,她这才欣喜地说:“宁姑姑怎有功夫来看我,莫不是又带来了什么好东西?亏得有你,否则我这吃不下睡不香的毛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这一胎能否平安生下来也未必可知。”

    “我只是想着试一试,谁知真有效用。再说,太后不是也派了人来照应?”朱宁抬头瞧了一眼那两个端庄恭肃的老宫人,不露痕迹地使了个眼色,等她们悄悄退下,她这才关切地问了孙贵妃的起居饮食,又笑道,“等我回去禀报了太后,她老人家也能放心了。”

    尽管自小在张太后跟前长大,可孙贵妃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这位国母的不苟言笑,而是张太后统御六宫的手段,敬多于爱,怕更多于敬。她知道朱宁如今是张太后跟前最得信赖的人,这一句话必定不是无的放矢,顿时眼睛一亮,才想说话,右手就被朱宁轻轻捏了一捏。

    “太后嫡亲的两位公主,在太后面前如何相待,娘娘可还记得?”见孙贵妃有些茫然地看着自己,朱宁想起这些天听到的零碎言语,以及张太后话里话外的暗示,更压低了声音,“虽是母女,却也是以大礼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