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门市

    第五章 门市 (第2/3页)

  所以刘民有认为最关键的在于信用程度,综合门市是文登营官方开办的,至少在信用度上会远远高于一般商铺,农户在这里可以用粮食换钱,然后马上就在综合门市消费,减少了盘剥,即便只从利益角度考虑,农户也肯定会选择这里。

    这种模式既可以防止粮食外流,也可以拉动其他消费品,等到农户习惯了这种交换模式后,再通过综合门市发行内部的货币,农户可以保存起来,这些货币既可以到综合门市买东西,也可以在门市兑换等额银两,这样其他商铺也会接受这种货币。

    到时把军队和工坊的工钱都改为这种货币,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内部的初步金融架构,扩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开展储蓄业务,把这部分金融功能从综合门市剥离出来。

    对于这些不出远门的农户和工匠来说,他们要打交道的就是土地和日用品店,只要综合门市信用足够,哪怕是纸币也能发行。

    军队方面,第二批天津返回的部队到达威海,主要是训练队和一千名纤夫,这些人在天津已经进行了基础训练。还没等祝代春喘口气,陈新立即又跟他部署了新任务,最重要是新兵招募。包括编制农兵的相应条例,陈新的要求是简化旗帜命令和鼓号,连队的指挥以口令和步鼓为主,同时他让工坊另外做了一种铜号,可以吹出几个泛音,组合起来就能形成很多号令。

    除去农兵之外,新一轮战兵营的新兵征集开始,文登营现有官兵两千人,还要抽调一百余名官兵进入农兵系统,陈新打算把文登营正兵数达到四千人,差额就有两千。

    刘民有经过四城之战后,对军队的支持加大,民政系统制定了对应的政策,非单身汉的士兵,所在家庭可以优先分配土地。文登营名震天下,有漂亮的军服和优厚的待遇,本就是屯户中年轻人的梦想,加上土地政策的刺激,几乎所有的青壮男子都报名参加挑选,

    原来文登营和麻子二墩的屯户已经有近万人,除开在天津招募的一千名纤夫,只有一千人的缺额,竞争将会十分激烈。

    陈新也签署了军官升迁命令,文登营的核功在天津就已经完成,除部分抽调到训练队和农兵系统之外,其他基本按主官核定为准。大批的士官和优秀士兵得到提升,因为新兵数量多,训练队临时又抽调了许多基层军官,他们将带队训练,然后直接归入他们所属千总部。

    文登战兵营的编制基本未作变动,只是把每个千总部的两个司改为了三个司,又将骑兵人数加到了四百人,其他编制略作增加。

    军校目前基本是个空壳,陈新先学习二战前苏联的模式,旗队以上都再增加一名副职,作为以后扩军的军官预备。每级一个预备军官,加上农兵系统,陈新便多出了一支能快速动员的隐形军队。

    天津还有部分人马没有回来,文登营各项调整还没完全落实,人员拆得到处都是,有调入训练队带新兵的,有参与农兵试验的,还有一个火器分遣队被借用到工坊,帮着试验燧发枪,炮兵则跟着唐坤这两个专家学习加农炮的操作规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