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江南

    第六章 江南 (第2/3页)

人文荟萃,已为我华夏正朔,未想亡于北方胡虏,遍地腥膻,我堂皇汉人不感羞耻乎,它便万万舟船,于我何益。”

    他的声调突然又提高许多,“每思崖山,老子便对胡虏恨之切骨,幸得我朝太祖起于江淮,驱逐鞑虏,竟北伐之功,只某恨生不逢时,不能亲见我汉家金戈铁马收复燕云,此一憾也。是以建奴虽为癣疥之疾,某也要散尽家财,一死以抗之。”

    陈新转头看看陈廷栋,依稀可以见到他咬牙切齿的样子,这是个以文化自傲却又不修边幅的人,以他的脾气,绝不会作亡国奴,可以想见原本历史上崇祯十七年后,铁定是死在江南的某次抗清起义中。

    陈廷栋的音调降下来,看着海岸的方向,“我大明二百余年,江南又有今日之盛”

    刘民有静静看着那团火光,没有说话。

    陈新怕陈廷栋继续激动,转开话题问他道:“建庸,马上要进长江了,咱们在何处下船合适?”

    “西去金陵,沿途处处有港口,若要近一些,金陵左近一百二十里自镇江到龙江遍布码头,随处都可停靠。”

    宋闻贤插进来问道:“如此说来,南京附近是否河流很多?”

    “宋兄一向在北地,怕是没见过这许多河,南京居东南之首,非是无因,除虎踞龙盘之形胜,附近水网密布亦是缘由之一,国初修浚各处河道港口,更添便利,江东门、凤仪门、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各门外不远便有港口,稍远些又有大胜港,其他河道上还有板桥镇、秣陵镇等处港口,左近汇集河道十余条,湖广、江西、南直、浙江万舟云趋,是以自古都会得水利者宜无如金陵,。”

    周来福这次啧啧叹道:“到时一定要去好好看看。”

    陈新在一边笑道:“有得你看的,咱们就在离南京最近的地方上岸。”

    陈廷栋回道:“那便是江东门外的上新河,还有龙江关两处。”

    此时接近天明,几人都不再回仓,在甲板随意聊天,到天亮后,海狗子等亲卫也来到甲板。傻和尚看着水面上往来的船帆,惊奇的道:“咦,咋船多了哩。”

    宋闻贤转头调笑道:“胖和尚,这是长江了,自然比海上多些。”

    “啥叫江?”

    “大河。”

    傻和尚摸着光光的脑袋,左右看了一圈,好半天才道:“娘哎。怎地河岸都看不到,有这么大的河哩。”

    ----------------------------------------------------------------------------------

    数日后,陈新带头走下船。身后的聂洪等人跟着下来,好奇的四处打量,码头上到处是温软的吴地口音。

    这里叫龙潭。江对面不远就是扬州府的瓜埠,也就是南京附近长江上两个重要渡口之一的瓜洲渡,那里也有进入大运河的航道之一,从湖广和江西顺流而下的漕船有部分从此处入运河。

    他们停靠龙潭后,江上一直是逆风,此处离南京已经很近,陈新也不想耽搁,留下沙船,让他们在龙潭买一批南货后直接回威海,在龙潭休息一夜。第二日雇了马车向南京赶去。

    几辆马车离开龙潭后,沿途景色慢慢变化,两侧农田中植满桑树和棉花,八月正在长江中下游棉花的开花季节,棉田中布满繁星一般的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