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阴谋

    第七十二章 阴谋 (第1/3页)

    

    崇祯四年的八月,随着后金军兵临大凌河,大明京师又一次被震动,他们都还记得崇祯二年后金入寇时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确定后金军止步于大凌河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众人都想了解战况,但后金军很快封锁了大凌河,皇太极带领主力到达后,大批的哨骑封锁了大凌河周边,最远的哨骑已经到了锦州以南。

    孙承宗驻扎宁远,将前线事宜委托辽东巡抚丘嘉禾,丘嘉禾领兵驻扎在锦州,连续派出夜不收哨探大凌河,回报说大凌城周围建奴大军云集,超过十万之众,大凌河城外官道附近便有大小营垒二十余座,而且还不断有后续的建奴赶来,开始在大凌河周围挖掘土壕,将挖出的土堆成墙垒,部分地方已经形成土城般形状。至于城内情况,祖大寿一直没能派人逃出报信,杏山锦州等处派出送信的死士也是有去无回,现在连孙承宗都对大凌河城内的状况毫不知情。

    与上次建奴入寇时的情形不同,这次是在关外,路途遥远,加上山陕流寇已成气候,兵部不敢抽调陕西三边和宣大兵力,四川白杆兵必须留下确保山海关的安全,光靠关宁军似乎又不太稳妥,梁廷栋思虑再三后,只命北直隶附近各总兵准备起行,又传檄孙元化调动登州镇正兵营和巡抚标兵营经海路救援大凌河城。

    一片纷扰中,吕直弹劾孙元化事情再无人理会。原本要派出的钦差团也被大家忘记,恶斗中的温体仁和周延儒暂时偃旗息鼓,静静的观察着形势。

    文登营则开始动员第三批两千人的辅兵,这批人是从去年修路的民夫之中挑选出来。他们曾在冬季接受过基础训练,现在只是强化训练一个月,便可以作为辎重兵使用,但这批士兵待遇是月饷五钱银子,也没有退养金,但是有以后优先分地或优先补充入战兵的权利,难民们得知后,几乎挣破了头。有了这两项刺激。陈新希望他们的战斗力能超过一般的明军战兵。

    退养金计划受到了士兵的热烈拥护,没人不愿意增加三分之一的收入,这也使得更多的青壮希望能加入战兵的队列。

    文登县连续几年吸收了大批人口后,其中一些人陆续给原来的家乡传回信息。在登莱青三个府有了不小的名气,特别对辽民有了很大吸引力,今年北地的大旱同样影响到了山东,这三个府都产生了更多逃荒的流民,传说中能吃饱饭的文登成了他们的首选。每日往文登逃荒的人不绝于途,连文登县本地也有很多民户转投文登营。

    六月之后难民达到高潮,每月赶来的人近三千,文登营系统总人口达到八万人。这些长途跋涉的人仍是以青壮男女为主,文登营改变了原来先安置后编制的模式。每日将难民打乱籍贯编为军户,按壮丁数编为十丁一甲。五十丁一总,五百丁为一屯,编满一屯则设一堡,分地五千亩。

    陈新从三个卫所抢来了六万多亩军田,其中的威海和成山土地贫瘠,他们建卫时的军田分别只有八十七和七十四顷,这些是稍好的土地,后来开垦的田地便更差,靖海卫情况稍好,建卫时有熟田有一万五千亩。

    陈新用这批土地设立了十二个屯堡,按每户十亩分给原卫各家耕种,那些军户分到了自己的土地,对陈新感恩戴德,很多人家竖起了长生牌位。

    他们高兴了,自然有人不高兴,文登营逼迫原来的卫所军官交出土地,这些人对文登营大多比较畏惧,留下自己的份田后,转而做些其他生意,但有部分人对陈新心怀不满,互相串联要到登州告发,但八月下旬靖海卫的邓同知、威海卫张同知、靖海卫生员黄功成被人在同一天杀死,杀手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