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额驸来了

    第七十七章 额驸来了 (第2/3页)

都做了,明年就该收租子了,目前人口达到了四十万,到明年开春达到五十万应当没有问题。

    此时听了陈新说哈,不由暼他一眼道:“你不想当官?那么卖命打仗干啥,你从来到这大明朝,不就一直在追求官位么。”

    “所以啊,马上就要升到头了,一挂上将军印,就真是将军,五军府的署职也到头了,以后跟着文官一起升三少三孤什么的,多没意思。”陈新也在就着黄豆下酒,“眼下大明的武官,原本就不值钱了,当到登州镇总兵,最多就是军镇间换换总兵位置,上面没有其他通道了,祖大寿闯那么大的乱子,也只取掉了左都督和少傅,另外取消一个宁远百户世袭,连征辽前锋将军印都没摘掉,再看看吴襄,两百七十个人头就回到了团练总兵,张春可真是白守了大义,整日被吴襄拿来作挡箭牌不说,现在吴襄这个最先跑的官复原职,他这个打到最后的成了阶下囚,如此哪里能服众。”

    刘民有想起那个吴襄,也是心中摇头。这人当个商人肯定绰绰有余,回了辽西官复原职。就连忙派人送来礼物道谢,连刘民有也有一份,是一匹青色的骏马,刘民有十分喜爱,打算换成日常坐骑,这种礼物很有考究,几乎天天能看到,随时都能想起吴襄这个人。就跟后世产品赠送台历一般,一点点成本就让你经常都能加深印象。

    偏生他还是个镇守边关的武将,他这两百多个人头买回去,向兵部报功说是在喀喇沁夜袭建奴分兵,人头全都是真的,长山之战同挨了降职的祖大弼、祖大乐等人都官复原职了,连祖大寿也恢复了宁远百户世袭。

    刘民有叹气道:“吴襄这人当个生意伙伴没的说。你以后打仗,千万别跟他一起,恐怕祖大寿都好得多。”

    “祖大寿?他打仗是有两把刷子,不过他也有一堆亲戚在皇太极那里,我跟耗子搭伴也不跟他一起。”

    刘民有抓起京师那份情报看了看道:“流寇要来了,一旦他们摆脱了山西边界的山势限制。进入平原地区的话,多半会调你去打流寇的,没准也会碰到祖大寿。咦,张大会还灭掉建奴一个谍工窝子。。。”

    陈新把一颗黄豆抛起来,张口接了才道:“祖大寿不会入关的。一旦被抓就可能造成关宁军分裂,这事他很清楚。所以你也别担心我会碰上他了。这次我派宋闻贤去京师了,反正咬定咱们在复州损失惨重,还有金州旅顺要守,若是要调咱们去打流寇,那就给我两千匹马,再给登州镇加一个官职。”

    “哦?你还要官职,不是到头了么?”

    “我是给手下求的,我现在是挂印总兵,手下提升一个两个寻常总兵也无妨了。其实我是想去打流寇的,他们流得越宽,咱们的军队就能跟着扩大影响力,咱也公费旅游,播种机宣传队一下。”

    刘民有自己拿起火钳往火盆里面加了炭,外面虽然冰雪飘飞,总兵府书房里面却温暖如春,喝过高粱酒之后身上也十分暖和。

    他加完炭回来才对陈新说道:“你到底想要个啥总兵?”

    “登州镇团练总兵,有了这总兵,看谁还弹劾老子练预备兵。”陈新骂完,朝着火盆里面吐了一口。

    。。。。。。

    “剥”一声,火盆中冒出几点火星,是一块没烧透的木炭崩开了,皇太极没有去理会它。他刚刚才回到沈阳宫中,大军仍落在后面两天,皇太极赶回沈阳第一件事情,便是先去看望了病重的佟养性(注1),然后招来了抚顺额驸李永芳。

    这位在明末开汉奸先河的额驸辫子花白,恭敬的坐在下首,面前小桌上摆着两个盘子,分别是奶酪和萨其玛,这两样都是他们的传统点心。

    李永芳在万历四十六年于抚顺投降,是第一个投降的明军边将,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跟佟养性一样是个额驸。不过佟养性是娶的老奴的女儿,而李永芳只是娶的阿巴泰的女儿,倒霉的是,长得丑不说,还死得特早,两年前就挂了,李永芳只好守了寡。

    他刚投降的时候,老奴信任过他一段时间,后来爱塔在复州的事情一出,老奴对所有汉人都心存疑虑,李永芳当时为复州汉人说了两句话,希望老奴不要乱杀,结果被老奴一通怒斥,其后渐渐失宠,加上不断有新的汉官新鲜血液加入,皇太极也更着意培养自己的文官体系,李永芳能力和宣传效应都已经失去,逐渐淡出了后金政坛。这次皇太极的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