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孔丘先生的绯闻

    第十二章 孔丘先生的绯闻 (第1/3页)

一行人继续赶着车,往南方前进。

    跟在人群之后,雷钧已经可以分辨出那几个著名的弟子了:那个瘦瘦小小、少白头的是颜回,看起来脸色有点营养不良,大概是“一箪食,一瓢饮”造成的;赶车的孔武有力的大个子是子路;脸儿白白、说话语速很快的是子贡;神情始终恭敬和顺,照顾得鞍前马后的那个是曾子……

    太阳非常大,大家走得汗如雨下,却默默无声,雷钧开始担心他送给孔子的火腿肠,尽管是今天中午刚刚从超市冷库里拿出来的,但是就这样暴露在三十多度的热气里,不到傍晚它们就能臭掉了……

    他正低头稀里糊涂想着,没注意曾子来到面前。

    “老师叫你们两位到车上去。”他说,“老师说,想和你们叙叙。”

    雷钧一听,赶紧拽了拽方无应,他们快步跟上前面的大车,爬上去,钻进了帘子里。

    “坐吧。”孔子示意车内的草垫,雷钧和方无应学古人的样子,跪坐在孔子面前。

    “两位是楚国人,在楚王的治下,如今国内怎样啊?”

    一上来就是这么严肃的问题!

    雷钧暗自叫苦,开始在脑子里飞速搜寻历史记载。

    “呃……”方无应先开口道,“连年征战,国人都非常辛苦。”

    “吴王阖闾进犯我国的阶段,国内凋敝,日子不好过。”雷钧也赶紧说。

    孔子微微点头:“如今哪里都是连年征战,所以我想去请教老聃,询问天下大道。”

    雷钧问:“夫子认为,如今大道究竟为何?”

    “大道,应为仁。”孔子慢慢地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这五者为何?”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这是已经听了几千年的教诲,但是此刻,从这个创立教诲的人嘴里亲自说出来,对雷钧而言,震撼力依然不小。

    方无应却笑道:“滔滔者天下皆是,谁能改变这种现状?”

    孔子半晌,才道:“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