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边缘少年朱由检同学的困惑

    第三十六章 边缘少年朱由检同学的困惑 (第2/3页)

级如囊中探物……”

    “那我们也不干。”方无应很干脆地摇头打断他的话,“当年袁崇焕在宁远城大败努尔哈赤,宁远城成了后金铁骑的绞肉机,圣上你也说了‘还是蛮子中用’,现如今又如何?袁蛮子明儿个就被您操刀剁了。翻脸不认人的本事数您最大。”

    少年天子的脸,一阵青,一阵白!

    谁都能瞧出来,崇祯的情绪已经濒临爆点,像每一个受了刺激的半大孩子,接下来哭号或者发火,都是马上的事儿。

    “当然,我坚决不支持那些说您‘喜怒无常’的人——青春期小孩就跟火山似的触不得,所以怎么能怪您呢?可您也不能前脚出了政令,后脚马上就反悔呀,这不是把国事当儿戏嘛。”

    “朕何时反悔政令,何时把国事当儿戏?!”

    “还没有?”方无应笑笑,“别让我提醒您啊:您登基不久,杀了魏忠贤,撤了各地的监军太监不让阉人掌管军权,本来这很不错,可后脚您就不放心了,太监还没回京,您又把正阳等九门,永定等七门以及四门提督军权,全都给了他们……这不是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又是什么?”

    “……内臣监军,得看人选。”崇祯已知理亏。

    “再看人选也是太监。”方无应摇头,“统兵将帅不想饿肚子打仗,就得在这些太监裤裆里钻来钻去——我说哥几个,你们谁乐意干?”

    李建国他们全都嗤嗤笑起来。

    就算再不明白,侍卫们也看出来者不善,他们提着刀,想往前冲,又碍于皇帝,只往崇祯那边瞧!

    明晃晃的大殿之内,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行了行了,不说了,该走了。”方无应弯腰想拽起许延州。

    崇祯终于被激怒了!他一拍龙案:“尔等心中,到底还有没有家国二字?!”

    他用力太大,一个笔架跌在地上,李建国要去接没接住,当啷一声碎成数片。

    “……娘哟!真真的明代青花瓷!”李建国无限惋惜,“几十万……没了。”

    “家国?”方无应一愣,笑,“当然有,不为国家,我们几个跑您这儿受什么罪?”

    崇祯忍住怒气:“那又为何不肯听命朝廷?”

    “朝廷是谁的?是皇帝自己的。”方无应眯起眼睛,笑了笑,“皇帝自己都不把国家放心上,又怎么能要求臣子效忠?”

    “大胆!”

    “我说错了么?陛下,您自己顺着家谱往上想想:您这一族,除了打头一个和第二个是自觉自愿当皇帝,热衷干这一行的,其他几位陛下,谁又认认真真干过这份工?”

    “什么?!”

    见他诧异,方无应索性掰着手指说给崇祯听:“不是爱玩COSPLAY、拿国家公器当T形台(正德),就是滥用药物,嗑粉嗑得几年不见朝臣(嘉靖),要么就是恋母情结恋到病态,成日和个可以当妈的老女人厮混(成化),对了,还有您那位除了木匠活,什么都不想干的皇帝哥哥(天启)……这些人里,谁又曾把家国二字放在心中?”

    说完这些,方无应细细端详崇祯,很明显大男孩就算没听全明白,也被他这番话给气着了,他喘息不匀,手里抓着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方无应看到这儿,心有点软了,他摆摆手:“算了是小人的错,小人和您说这些也无益,皇上,您很努力,又节俭,一天好日子没过,每天上班内容就是和人生气,可怜的……用功快赶上十大杰出青年了。别的都是性格问题,看人太极端,不能容忍灰色地带,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的……”

    听到方无应说这些,崇祯渐渐把怒气给压了下去,他搁下剑,冲着方无应一拱手:“壮士,朕想请教治国之方。”

    他这么一给礼遇,方无应他们倒有些惊诧了。

    “治国之方?”方无应叹了口气,“谁也开不出这种方子。”

    “为何?”

    “大明朝,它……它已经烂掉了哇!就跟烂水果一样没救,连海那边的人都想学的政体架子,生生被弄得千疮百孔,全国上下,连个统一的价值观都没有,您不知道相信什么好,百姓们也不知道相信什么好,文官武将更是一塌糊涂,上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