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七三章 隋宫里的人生

    第百七三章 隋宫里的人生 (第1/3页)

    几声零星的爆竹。

    新年将至,但是却全无喜庆之意,如今已经是天下大乱了。高墙外的百姓正经历着颠沛流离的乱军生活,高墙内的人们,也战战兢兢的。等待着不知什么时候会发生的灾祸。

    这是江都离宫。

    雷钧坐在花廊下,他斜倚着冰冷的雕花阑干,凝视着远处那片残荷败柳,昨夜落了一层薄薄的雪,死掉的植物在白雪里显出隐隐灰黑色,触目之内,雷钧看不见丝毫生机,只有几根残旧了的绿丝绦,仍然有气无力地绑在苍褐色的老树上。那是年前宫人们绑上去的,以借此挽留即将逝去的苍绿。

    然而冬天还是第百七三章 隋宫里的人生不期而至,今天是新年,离宫内却感觉不到欢庆的气氛,除了早上萧后带着几个嫔妃来恭贺了新年,就再没有别的动静了。本该进宫拜见的大臣们,也叫雷钧以不舒服为借口,全都回绝了。

    到现在,他谁都不想见。

    正发着愣,雷钧听见不远处传来脚步声。

    “父皇!”

    他抬起头,十二岁的杨杲奔到他面前,也许是因为奔跑的缘故,孩子的小脸通红,但是一双眼睛却灼灼放光,他的手里提着一个布袋,里面发出啾啾鸟鸣。

    “是什么?”雷钧微笑起来,他伸手接过布袋,里面的小生命努力撞击,好想要挣扎着逃出来。

    “是抓的小鸟!”杨杲喘着气说,“张忠在雪地里抓的。”

    张忠是近身伺候赵王杨杲的太监。昨夜落了雪,大概是侍从们趁这机会,逮住了几只饥饿的留鸟。

    “去见过皇后了么?”雷钧问,“给老师拜了年没有?”

    “都去了。”杨杲说,“老师第百七三章 隋宫里的人生说今天不用念书,所以张忠就带我去逮小鸟了。”

    孩子的表情很兴奋,他是生长在皇宫里的金枝玉叶,百姓家里见不着的金银玉器对他而言不放在眼里。倒是雪地抓小鸟的寻常游戏让他着迷。

    “父皇,张忠说,等会儿给我找个笼子,把它们都放进去。”

    “唔……”雷钧往那袋子里看了看,“是麻雀,这怕是养不活。”

    “养不活?”杨杲有点急了。“我给它们每天喂水喂吃的!”

    雷钧笑起来:“不是喂食的问题。杲儿,这种鸟不能关进笼子的。”

    “为什么?”

    “它们不习惯那种生活,关进笼子,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杨杲惊讶地望着父亲!

    “把它们放了,好么?”

    “可我刚逮到它们……”孩子有点不愿意。

    雷钧温和地说,“放了吧,给它们一条生路,也许明年……它们还能来这儿看你。”

    虽然不太愿意,可既然是父皇说的话,杨杲也不能再反驳,他接过布袋,依依不含打开袋口,几只麻雀叽叽喳喳从里面冲出来,顷刻间飞没了影……

    望着远处天空那几个小黑点,雷钧忽然觉得胸口空荡荡的。

    “父皇,它们明年真的还来这儿么?”杨杲忍不住又问,“它们真的还认识来江都的路么?”

    “怎么不认识?”雷钧低声说。“你给它们生路,它们会记得的——它们也想活下去。”

    已经两年了。

    他来隋朝,已经整整两年了,春去秋来,好像一切都没改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雷钧始终没有离开过江都,他日日守在这离宫里,静静等待着那个最终的结局。

    自从送走了简柔,那一边也就是现代社会,就再也没有丝毫消息传来。期间,雷钧也曾忍不住想:他们难道不往这儿送点消息?简柔回去的情况究竟怎样,蕾蕾如今又怎样了……这些事儿,同事们难道不能想办法告诉自己么?哪怕回不去,可就算只是听听消息,那也能让人高兴。

    但是渐渐的,他也就死心了。

    没有任何动静。

    没有人来,也没有消息传递,就好像他被大家彻底的抛弃了。时间越久,希望越渺茫,就算再怎么有心的友人,看来,也无法扛过时间的消磨,没人再想得起来他。

    他被彻底遗忘在了一千多年前的隋朝离宫里。

    雷钧知道自己不该抱什么希望。这种不切实际的念头该趁早打消,他是来送死的,离去的时候明明说了那么坚定的话,如今人都过来两年了。居然还在贪恋那边的生活……这岂不是出尔反尔?

    可是过去的种种,又叫他如何轻易忘记?尽管在现代社会,伟大的皇帝也只是个普通的公务员,呆在一个不创收的部门,每天上班下班洗衣做饭,有空的时候算算房贷。偶尔奢望着换辆新车,可看看存款,又只好叹口气,除了翻汽车杂志过眼瘾以外,没有别的办法。职员们哀叹穷困时,他也曾琢磨着要不要弄个部门小金库什么的……

    那时候他最常想的,好像就只是多赚点钱。

    对了,现在他算有钱了。一想到这,雷钧就觉得无比讽刺,他如今是真的“有钱”了:离宫里塞满了古董陈设,金银陶瓷,绫罗绸缎。还有珍贵的植物……随便拿出一样来,换辆他最想要的Jee牧马人都绰绰有余。

    可是这些对他而言,已经没有意义了。

    除了等死,他想不出还有什么好干的。

    只是偶尔,死水也会泛起一丝微澜。

    来离宫的人,除了皇后嫔妃。还有一个小孩子,那就是赵王杨杲。

    那是萧嫔替他生的孩子,曾经雷钧——不,隋炀帝,非常喜爱这个孩子,他很漂亮,懂事,诗书文章无不出色,又至诚忠孝,隋炀帝将男孩视作掌上明珠。

    雷钧刚从现代社会回江都的那段日子,茶饭不思,每天坐着发呆,这时杨杲就会来到父亲面前,劝他吃饭,求他歇息。

    时间越久,过去的记忆复苏得越多。雷钧也终于想起来,自己的确有这么一个儿子。

    杨杲比蕾蕾小好几岁,但是却比那个现代社会的女孩懂事得多。古代的孩子普遍早熟,帝王家的男孩尤其如此,因为面对和身处的环境。始终逼迫着他们快速接近成*人。

    但是偶尔,杨杲仍然会流露出一些孩子气来,贪玩,和宫人发脾气。偶尔不肯去念书,在宫苑里疯跑……

    这种时候,雷钧从来不去责备他。

    他已经失去一个孩子了,他曾经在蕾蕾身上用过那么多心思,现在却再也不能看见她了,习惯了当父亲的雷钧,不由自主要把自己的心情转移到别的孩子身上去。

    在宫里人眼中看来,陛下比以前更加疼爱赵王了,如果说之前在赵王面前,做父亲的还有一些身为帝王的威仪,那么现在这威仪已经完全褪去了,他现在看起来,只不过是一个守着自己幼子过日子的普通父亲罢了。

    如今每天,雷钧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和杨杲说话,问他功课念的如何,教他读那些有难度的书籍,考他诗词对赋,给他讲老师不太肯讲的诸子杂家……

    他甚至教杨杲几何,地理,自然知识,还有基础物理。

    比起儒家经典来,小男孩对这些更感兴趣,雷钧给他出一道题,他能一个人闷在书房琢磨一下午。之前习字念书都没有这么大兴趣。

    这本来不是皇子该学的科目。甚至杨杲隐约觉得,父皇教的东西,师傅们绝对不可能教他,而且似乎也没人懂这些奇怪的事情,比如。父皇说大地其实是个球,是因为有吸力,人才不会到天上去,而月亮和太阳,也不过是和星星一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