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华光厂

    第八十章 华光厂 (第2/3页)

英坩埚。”

    电弧法石英坩埚生产线,是华光厂1987年从霓虹东芝陶瓷公司引进的,历时五年时间才完成了整个生产线的自主吸收,随即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

    石英坩埚能够在1450度以下使用,一般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用电弧法制造的半透明石英坩埚是拉制大直径单晶硅,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生产芯片的所谓晶圆厂,实际上是晶圆加工厂。而晶圆也就是单晶硅薄片,则是由单晶硅制备厂提供的。当然,有些晶圆厂本身就有单晶硅制备设备,以提供高纯度的单晶硅。

    单晶硅是半导体芯片的原材料,从纯度上分为电子级和太阳能电池级。电子级需要单晶硅的纯度要达到11个9,而太阳能电池级只需要单晶硅的纯度达到6个9。影响单晶硅纯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单晶炉使用的石英坩埚。

    周硕不可置信的问道:“华光厂这样的单位,国家怎么能卖呢。没有了华光厂,以后咱们还怎么发展单晶硅制造业?”

    姚稻苦笑道:“那有什么办法,市里也是走投无路。圣迭班集团肯定是要在国内设厂的,他们的技术比我们的先进,如果选择别的地方建厂,华光厂未必竞争得过他们。与其等以后华光厂也成为累赘,不如现在卖给圣迭班,还能赚上一笔不是吗?”

    “这不是把整个下游产业链的主动权都卖了吗,上面能同意?”

    “哎,现在国家的单位哪个都不好过,各人顾个人吧。再说……”姚稻无奈的抿了抿嘴,然后说道:“咱们国家的半导体行业是个什么样子,周校长你也应该知道。就是华光厂留在国家手里,下游产业也还是糊不上墙的。”

    周硕叹气摇头道:“那也不能卖啊。”

    “所以。”姚稻认真的看向周硕说道:“我就想,周校长如果能争取买下华光厂,哪怕转产其他产品,起码生产线和人都保留了下来。如果哪天国家又需要生产单晶硅了,咱们立刻就能重新投入生产。到时候周校长你也能大赚一笔,多好?”

    周硕托着下巴,沉思道:“容我考虑一下。”

    姚稻的建议确实打动了他,别人不知道,周硕是知道的。最迟到1995年底,官府就要启动909工程了。所谓909工程,就是国家对建设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的立项代号。其项目主体,就是华虹微电子有限公司。以总投资40亿的华虹微电子来说,对单晶硅的需求可以肯定不会没有生意。

    如果华光厂这时候没有出售的话,以909工程的性质,肯定会优先照顾国内企业的。因为对909工程的主体华虹微电子来说,重要的是振兴中国芯片产业,而不是赚钱。实际上,华虹甚至在生产线建成投产之后,仍然连续亏损了十年。

    当然这十多年的亏损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除了一条0.35微米技术的生产线,华虹本身是没有能力做全整条产业链的。

    想了一会儿,周硕转头向赵子甘问道:“赵厂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