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首席科学家

    第二百八十二章 首席科学家 (第1/3页)

    没人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但自从那一天过后,中科院微电子中心的主任叶德成,就再也没有开口说过一次泛翰研究院的坏话。

    笑扉扉的工作关系,也痛快利落的办好了转档手续。中心其他的离职研究员,也都没有受到丝毫的刁难。不仅如此,就连在帝都的其他研究所,似乎也都偃旗息鼓起来。任凭泛翰研究院挖角和研究员离职,却再也听不到任何怨言。

    似乎一瞬间,整个帝都学界的风向就变了。这也让不少在背后等着看笑话的人,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压迫感。这泛翰集团究竟是什么来头?或者是搭上了什么不得了的关系?怎地竟然让这么多科研院所,吃了哑巴亏还要倒贴笑脸?

    事情的真相,只被控制在当时会议室里的五个人范围内。最多就是再加上,远在无.锡的方剑阁。这六个人,背负着中国未来五到十年,整个半导体工业的希望。

    在这样庞大的计划面前,本来就充满了不稳定因素。知道的人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更低。大领导也是顶住了来自上下左右无数的压力,才把这些不明所以的反对意见压了下去。当然,这里面也离不开王老的支持。作为学界的泰山北斗,桃李满天下的宗师人物,他老人家说上一句话,在电子产业里还是很有分量的。

    而泛翰研究院在得到了自己计划中所需要的人才之后,也停止了继续挖角的行为。整个泛翰研究院这时候已经扩张到一千六百多人,后期再次增加的四百多人,可以说是整个半导体领域未来的精华所在。

    笑扉扉也没有让周硕失望,和他的半路出家比起来,她对整个芯片制造装备产业的理解。无疑是高了几个层次。

    她先是将泛翰帝都研究所按照研究方向分成了五个部分,然后成立了首席科学家制度。将传统的科研院所部门设置方式,改革成为首席科学家联席会议。首席科学家不仅拥有决定项目方向的权力,而且还被赋予了项目实验室内部的财权和人事权。他们能够自主的决定财务制度和人员聘用。当然这还是要在研究院的监督控制范围内。

    可即使如此。也极大的提高了研究员们的热情。过往的研究院所体制,不仅一个实验室要负责复数个项目。自身想要实现一些特别的奖励制度、购买急需的仪器设备、或者引进特殊的人才,都需要上级的批准和公文流转。

    而财权和人事权下放之后,首席科学家可以以项目为中心,构建自己的整个团队。经费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支出。不仅如此,灵活的薪酬和奖励机制,也极大的激发了研究员们的积极性。

    其实说白了,首席科学家就是改大队支部,变成了包产到户。科学家在项目范围内,拥有了非常大的决定权,同时也要肩负起整个项目成败的责任就是了。

    就在整个帝都。都在等待已经大获全胜的泛翰研究院,接下来还会有什么乘胜追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