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师资

    第三百零八章 师资 (第2/3页)

。如今它还只是一个仍旧处于筹备状态,并且连正式的统招学生都没有一个的学校。整个泛翰学院,目前在职教师将近三百人。这个数量对于一所学院来说还是太少,但单从师资力量来说。却是相当可观。而且等到1996年第一批统招学生入校之后,渤海大学本部还会向泛翰学院支援一大批高校讲师,以弥补基础课程的师资力量。

    泛翰学院里面出自帝都各大研究院所的教授和副教授,就占了一半的名额。虽说他们多数都是五十多岁、临近退休的老研究员,本身也是发挥一下余热。但老研究员也有老研究员的好处,耐心细致、责任感强正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二三十岁正值青壮年的研究员,他们正是出成果的年纪,周硕也就都留给了泛翰帝都研究所。帝都毕竟舞台更加宽广,是创业的好地方。

    剩下的一半里面,还有四分之一是来自美国的外教。这些外教可不是光用来教英语的,这些通过朱丽雯教授介绍来的斯坦福教师,每一个人的出国补助价格都是不菲,用来教英语就太奢侈了。实际上,他们才是泛翰学院的主要教学力量。

    老教授们毕竟知识体系比较陈旧,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不够快,是无力去追踪业界前沿技术的。而电子技术的特点,就是发展速度非常快,大学里面学四年出来,也许还没就业就面临了淘汰的局面。这就要求专业课讲师,必须拥有实时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才能保障学生学习到的内容不至于距离实用太远。( 平南文学网)

    这些外教本身就是实际经营丰富的电子技术人才,到了绣城之后不仅是作为泛翰学院的专业课讲师,同样还兼任了泛翰研究院的研究员、或者是新科计算机公司的项目经理。除此之外,泛翰集团还提供人才借贷服务,把这些外教租借给绣城本地的其他软件公司。

    一方面是为了分担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也是让他们随时保持状态,不至于当老师当的太安逸了。

    剩下的四分之一教师,则是周硕从帝都搜罗来的高级教师。不得不说帝都的教育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临退休和已经退休的高级教师,用来充实一职高简直奢侈的有些浪费。新来的教育局长,甚至三番五次的打电话来询问,周硕是否有把一职高升级为泛翰学院附中的打算。

    不然一个职高的拥有的高级教师师资,比全市高中加在一起还多,这让正牌子公立高中脸往哪搁?

    这还是幸亏泛翰集团在绣城崛起已成定势,眼看着一职高第一批毕业生不到二十岁的毛孩子,出校门就能拿到一两千的工资。绣城里的家长早就眼睛都红了,1995学年一职高的招生,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宣传。为了能把家里的孩子送进一职高去,据说几个负责招生的老师家里防盗门都挤坏了好几扇。

    最后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