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散步

    第三百零九章 散步 (第2/3页)

起家过程他是心知肚明的。当初怎么从二高中到了一职高。并不是什么隐藏很深的秘密。他说的这些弊端,也确实都有。但每年教育经费就那么多,说实话没有挪用他都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一套电脑少的八千、多的一万多。一个学校配一个机房就要六十多万,全市七所高中要配完少说也要五百万!

    1995年敢花500万给学校配机房的,不能说没有,但肯定不在还能饿死人的东北。

    周硕不理江大桥心有戚戚的表情,接着说道:“泛翰集团可以为全市七所高中每所捐赠两个机房,同时负担计算机教师的培训。但是有一个要求,希望能够增加计算机课的课时,并且保证计算机课的重要程度。如果市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我可以把一职高的高级教师借调一部分给其他高中。”

    “这……”江大桥不由得犹豫了起来,计算机课毕竟不是高考科目,在高中学业中增加计算机课的比重,肯定会影响到文化课的学习。而愿意上高中的,多数肯定都是希望能够考大学的学生。说的不好听一点,高中把计算机当主要课程,纯粹就是不务正业。

    不以考大学为目的的高中课业,全部都是耍流氓嘛。

    这可不光江大桥一个人的看法,而是整个社会的看法。自恢复高考以来,大学生在中国社会里的待遇,就惹得多少人眼红,成为贫家子弟提高社会地位的上升通道。虽然升学率非常的低,以至于被形容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绝大多数人仍然削尖了脑袋往上钻。

    在这种氛围下,要想增加高考不考的计算机课比重,不仅学生会抵制,恐怕连老师都不会同意。要知道各班的升学率,可是直接关系到老师的奖金的。

    别看江大桥是堂堂市长,但这种逆潮流行事的做法,还是不敢轻易决定:“这恐怕不太合适吧,如果计算机课太多,肯定会影响到高中的升学率。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不会同意的。”

    周硕摇了摇头,对江大桥有些失望。江市长其实人不错,心里是愿意做事的。但一则能力上略平庸,二则事业上不够有闯劲儿。以绣城今时今日的经济结构,明明应该大力发展计算机教育,三五七年之后大量电子业人才毕业,绣城自然能够形成一个质的飞跃。

    但是在历史机遇面前,却偏偏为了一点困难就裹步不前、瞻前顾后,实在不是一个合格的开拓者。

    好在周硕现如今对江大桥多少有些影响力,只好加把劲鼓动道:“江市长这么说倒也不是没有道理,这样吧,只要求高一和高二两个学年增加计算机课就好,高三我就不管了。同时泛翰集团每年拿出两百万来,支持学校里的计算机文化发展。给各高中组建的计算机活动小组,每年十万块钱的经费。剩下一百三十万,用来举办一个计算机技能大赛。凡是活动小组的积极分子和技能大赛的入围选手,毕业之后如果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