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冷箭

    第三百八十章 冷箭 (第2/3页)

    若是七、八个亿美元的投资,在中国确实是可以撬动很大的政治能量了。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政治投资伙伴的选择。既要能够对泛翰集团形成足够的压力,也要能够被尼康所掌握住,这其中的分寸是极难拿捏的。

    像是胡部长这样的高级别官员是不可能这么容易被打动的,单纯的经济利益是无法左右他的判断。但普通的地市官员对泛翰集团的影响力也极为有限。必须要找的一个有足够影响力的中高层才行。

    选来选去,尼康这才在渤海省里找到了一个貌似不错的选择。

    “五个亿美元?”周硕皱着眉敲着桌子,不可思议的看着鹤田说的:“鹤田专务,仅仅这一代0.25微米光刻机会创造出来的49%利润,恐怕也不止五亿美元吧?”

    他略带怒气的冷哼道:“我以为我们和尼康之间的合作,向来是互利互惠的。虽然偶尔有斗争,但团结仍然是主流。为了尼康能够制霸光刻机市场,泛翰集团也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若非冒着防水光刻胶配方泄露的危险,先行释放善意促进了联盟的形成,尼康会有这么顺利拿下intel的订单吗?会让我过政府放心的出口先进光刻机吗?”

    “可是你们罔顾泛翰集团的利益,用我们未来肯定能够得到的收益,就想彻底拿走泛翰集团的股份。”周硕说着似乎也有些怒气勃发起来,他一拍桌子横眉怒目道:“这是在拿我们泛翰集团当猴子耍吗!”

    周硕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像是根据资产确定收购价格这种方式,绝大多数是用在收购固定资产上面的。按照设备、建筑、地皮等资产的报价计算好整个公司的价值,然后按照股份比例进行收购,是不可能用在盈利前景良好的公司上的。

    若是要收购类似尼康光刻机子公司这样的企业,即使计算公司资产,也要把其本身的技术、品牌、市场占有率、盈利前景等全部涵盖下来,然后再折算成相应的资本。这在会计学当中,是有具体公式的。

    像是尼康现在这种报价方法,基本上只有一些创业公司才会使用。用公司股份未来数年的收益,来确定收购的价格。适合的是那些固定资产比较少,而市场变化又很快速的领域。也许一个公司只有几年的寿命,本身又没有什么值钱的固定资产,收购这种公司就相当于收购一个未来而已。

    但尼康光刻机子公司显然不是这种情况,首先光刻机子公司的手里有一条光刻机生产线,同样还有一笔intel的巨额订单,而且未来还会彻底占有广阔的光刻机市场——这样的公司能当那种除了未来什么都没有的小公司一样收购吗?

    只能说,尼康这个算盘打的实在是太响了一点。

    鹤田老神在在的摇了摇头,笑道:“周桑不要急切,请听我仔细说个清楚。”

    他假意咳嗽着,整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