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留脸

    第五百零四章 留脸 (第2/3页)

现的太过焦急。一定会在接下来的交锋里落入下风。

    “我们公司的mk800数控机床已经有八年的销售历史,除了轮齿分布不均匀的缺陷,还没有收到其他的投诉反映。”

    曲道奎淡淡的说道:“那是因为没人对mk800的数控系统做过逆向工程……”

    “用近乎无限的加工参数去试你们的bug别说八年了。就是八十年也未必会测试出来。但是我们新松自动化系统公司对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数控系统做了逆向工程,从源程序来推断bug当然就容易的多了。”

    “逆向工程。”

    埃尔下意识的咽了口唾沫。

    他听说过这个名词。知道它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通过系统的机器码,反推汇编程序甚至是高级语言源代码。

    只是想想就知道。这是用人脑去做计算机的工作。将计算机编译出来的0和1,重新转换成汇编语言或者高级编程语言的代码。计算机工作一分钟的内容,换成人也许就需要一周、一个月的时间。其难度、工作量和成本,将会比重新开发一款同类型软件还高。

    “你们这是对我公司知识产权的侵犯!我们公司的技术,是有专利保护的!就算逆向工程得到了源代码,那也是我们公司的财产!”

    “好了埃尔先生,你以为谁在乎你们斯皮舍尔公司这点技术吗?”

    曲道奎无所谓的说道:“我们新松自动化系统公司可不只是逆向工程了你们一家,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系统我们都仔细的研究过。说实话,你们公司系统的严谨性实在太差了,我们也只是学习了一下思路而已。放心吧,我们的新松系统肯定没有侵犯你们的专利。”

    曲道奎这话说的轻松,但谁也不知道背后是什么样艰巨的付出。目前中国数控机床市场上,数控系统软件主流有七八款之多,这么多的系统想要逆向开发,会需要多少软件人才的人力资源?

    真的若非是背靠着泛翰集团这颗大树,有绣城软件园和整个渤海省和国家机器人中心的资源支持,谁来逆向工程一个看看?

    光是做这项任务,泛翰集团就提供了五百个一流的软件人才。动员了绣城软件园数十家有业务关联的软件公司。这些人才拿出去,莫不都是it行业的精英高手。能做逆向工程的人才,首先得是极高明的汇编技术人才,得深入学习和了解过数据结构、体系结构和程序设计等多种专业知识。

    可以说,这些人单独拉出来,做个项目经理都是绰绰有余的。就算1996年中国工资水平,这些人月入五六千都是连玩带干没有上进心的表现。

    单凭曲道奎自己,二十年也做不完这个项目。

    只是埃尔不知道曲道奎身后站着的是什么样的巨人啊,但他起码知道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多少工作量,需要多少人才,需要多大的资本!

    一想到这个“新松自动化系统公司”能组织起这么大的团队来,想开发一套数控系统还有什么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