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第四节 (第1/3页)

    在戴文正的极力鼓动下,也有一展抱负的念头,许维开始思量着如何才能办好这大清国的第一个西学书院。

    许维与戴文正各自绞尽脑汁,并且为了设科一事差点大吵一架。别看戴文正七老八十了,可思想比起许维来更加的开放,争执起来一点都不输于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许维认为最好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不必全盘否定儒家学说,毕竟传统学术还是有其生存之道的。

    最好的方式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而以西洋诸国的近代科学技术、教育、赋税?、?武备?、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新政,不以大规模的推翻前人思想为代价,循序渐进,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

    而戴文正马上据理力争地反驳说道:

    这中学实在是误人子弟,把人的思维发展都尽数圈入孔孟之道中,开唐之后的科举更是成为扼杀人民思想的首祸,读书人唯四书五经为真理。

    现在的中国之士专尚制艺。上以此求,下以此应,将一生有用之精神,尽销磨于八股五言之中,舍是不遑涉猎。”这种人去做官的话,“上自国计民生,下至人情风俗”,及一切具体的兵、刑、钱、谷等事务,必将“措治无从”。

    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应该彻底颠覆旧文化,实行新文化运动,广泛吸纳西学。

    为了这,卫、戴二人足足争论了三日三夜,不绵不休。戴文正可是坐牢一坐就是足足二十余年,他的耐性比起许维来,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不可同日而语。

    许维撑到第三夜,两眼皮上下直打战,不由放在心里痛骂这戴文正,真是个老而不死谓之贼的老东西,这么会磨人。无奈之下,许维只好做出一定的让步:

    本来只想建一座书院,现在只能是开两座书院,许维与戴文正二人分别指导一个书院的运作。许维管鳌峰书院,戴文正管理鼓山书院。每个书院又分成四馆二学堂,格物、翻译、公法、文理馆,海军、陆军学堂。

    格物馆专学西洋之数学、物理、自然科学,翻译馆专学西洋语言,如英语、法语、葡语等等,公法馆专学西方政治经济之法律法规,文理馆专学西洋之天文地理。另辟两大学堂,海军学堂,学习西方海战及驾驶战船。陆军学堂,专学西洋之操法及枪械、战法。

    在拿到戴文正由四部著作简化而来的教学通易本后,许维不敢丝毫懈怠,连夜通篇拜读。

    戴文正不愧是博学多才之人,短短的两个月功夫便把四馆教材都写了出来。许维对戴文正所写的《西洋数学初步》、《天文地理学》、《格致理论》、《西洋文法》基本不太感冒,不过也稍微看了点,免得日后万一有学生提问,自己闻所未闻那就出丑出大了。

    让许维感兴趣的是《三权分立》,书上明白写着英法诸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分开,互相监督的体制。

    如果真能象这《三权分立》所说的那样,互相制衡,那整个大清就能往前迈进一大步。不过这毕竟是空想,要想在大清实现所谓的三权分立,根本无此可能。中国可是帝制国家,绵延了近两千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权至上的思想非一日可除。

    开办书院教授西学之事尤需小心谨慎,不然,消息一传出,必遭所谓道德大家的合力扼杀,搞得不好,自己都有灭顶之灾。等到自己完全掌控大清政权之际,再来实行所谓西法,则事倍功半。

    以现在许维的渊博学识,绝不下于朝廷中饱读经义的宿儒大老,对历朝历代文著经典都熟得滚烂。为了能彻底的融会贯通,学为己用,创出自己的理论,许维决定闭关七日,不仅要吸取戴文正的精华,还要对其他西洋书籍来个一锅端。

    许维特意嘱咐一旁的林宾日道,

    “宾日,我要在禅音阁内闭关七日,好好吸收一下这戴老头的西学精华,以达中西合壁之效,我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扬我中华之天威。”

    “大人您这采西法补中法,浑化中西之见,实乃一剂治国良方,必能一举扭转乾坤。”林宾日由衷地说着。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富强呀!

    “七日之内任何人都不见,就说我出门微服私访去了。让那些大贪官大蛀虫们担惊受怕去吧。”许维很会算计。

    时光如流水,当许维一只脚再迈出禅音阁大门之时,那面色微微发白却带着些许得意的神态,表明其大功告成。许维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握紧了下拳头,只听的霹雳啪啦地直响了数十声,心情甚是恰意。

    林宾日早已在门外久候多时,他关切地询问道,

    “大人,这七日可有所得?”

    许维颔首畅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