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第六节 (第2/3页)

在港外选择一处仅距清军主炮台900米的地方停靠,战舰右舷向着主炮台,左舷向着五门炮的炮台。虽然该舰因此落在守军炮火到达的范围,但偌斯利并不惧怕,认为凭借炮手们的技术及镇定来抵消其位置上的危险。

    圣玛号位置稍远,处于清军主炮台射程之外,它的左右舷炮主要对付各装四门炮的炮台。至于安东尼号,则由于吃水较浅的缘故,因而驶入到港湾的深处,在那里,它将冒着清军炮火的威胁,向两岸的清军炮台进行侧面或背后的攻击。

    9时整,英舰大炮向清军炮台发出猛烈而准确的炮火,而清军炮台在许维的指令下,早已严阵以待,见英军率先开炮,清军诸炮台也立即以同样猛烈的炮火还击。

    第一次马江海战爆发。

    营官林得胜奋战甚力,指挥射出的第一排炮便击中安东尼号的铁甲,有两发炮弹在击中木制垫板后爆炸,当场炸死英军水手四人。一颗炮弹甚至夹着啸声钻进一门20厘米大炮的炮膛,击坏了这门炮。亚约号也被附近清军炮台上的炮弹击中帆缆索具,几根绳索被炸断。

    亚约号用全部炮火向清军炮垒射击,老牌军事帝国士兵的军事素质得到充分体现,他们的炮击比起清兵来,远高得多。基本炮炮命中,相反清军的炮弹往往是十中其一,可见杀伤力有多大的差别。没几下,亚约号当面的炮垒里的清兵便被轰炸得百人只剩二十余,炮垒里的景象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表达,到处都是散落的残肢碎骨,只剩半个脑袋的清兵比比皆是。

    而安东尼号也以其准确的舷炮齐射,在第一排炮中就将清军的主炮台给轰毁。此后偌斯利命令放慢射击速度,以提高炮手的命中率。于是英舰的炮弹不断射进清军炮台的各个炮眼,轰毁炮膛和炮架,炸死炮手。

    最后,英舰的一发炮弹击中清军主炮台的弹药库,引起强烈的爆炸和大火。

    率领百余名士兵潜伏在炮台墙外沟中张耀详、马炳辉看到藏身不住,只得命令林得胜带领残存炮手撤退,但已伤亡士勇80余人。至于其余三个小炮台在英舰的攻击下,很快也被轰毁,失去抵抗能力。

    站在百米开外的一座小土包上的许维及一众官员也被附近炮弹所引发的阵阵热浪给熏得不住后退,身旁还有炮弹在不时的爆炸,烟尘四起。林宾日关心地提议道,

    “大人,是不是该让我们的守军后撤一点呀?已经顶不住了。”

    “是啊,英舰的炮火明显比我们强上十余倍。就这么一直轰炸下去,所有防御设施非被他们给削平了不可。让前方将士后撤一些,引他们上岸。在陆地上再较量一番。”杨遇春也在旁说着。

    砰。又一道巨响,一发炮弹在距许维仅百米处爆炸,那带起的狂风差点把许维的官帽都吹飞了。本来还对己方的防御抱有几分希望的许维,因为过高的估计,只能接受难咽的苦果,颇有些狼狈地把官帽扶正后,失望地果断下命令道,

    “立刻让前方炮台上的将士全部后撤,引诱那些英军上岸。”

    在接到命令后,所有守军都如兔子般一个比一个窜得快地退往港口的高地,继续用弓孥及火铳射击英舰。

    偌斯利在指挥舰炮摧毁守军炮台的同时,命令亚约号上的200名海军陆战队登陆占领清军遗弃的阵地。在海军上尉艾米尔的率领下,这支小部队很顺利就占领了近海的小炮台。

    接着,偌斯利又下令安东尼号上的200名海军陆战队,在舰长马汀中校的指挥下,登陆与亚约号的海军陆战队会合,准备攻占由撤出炮垒的清军驻守的港口高地。于是3艘英舰集中火力向港口高地延伸射击,清军立足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