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乡

    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乡 (第2/3页)

么做是为了侯爷安全啊,但眼下他也明白这位侯爷的脾气,当下二话不说,策马回去对这群人呼喝几句。他们一并露出惊慌之色,然后一并向李重九抱拳,之后远远退了五六里。

    李重九带着功曹,自己五名从骑,加上几名衙门里的书办,就如此下乡了。衙门里的书办,同弓手,帮闲一样,都编制外人员,不同是他们给六曹他们打打下手,抄写文书,整日在衙门里坐着,而弓手,帮闲这般人则整日风吹日晒。

    带着书办是有情由的,李重九此去乡间一来是拜访当地大族,二来也是催粮。由于流贼一来今秋的粮食还未收上,若是不将秋粮收上来,这一城的兵丁就要饿肚子了。

    故而李重九先拜访是县内一赵姓的大族。这飞狐县赵氏大族,自承是赵武灵王之后,是否真的,就不知道,但也是国人喜欢攀附门楣的一贯作风。这赵家世居于这飞狐县内,与成家不同,成家是因为祖上除了名宦,算是世家,而赵家呢,却是大族,人口众多。

    要知道就算大隋一统南北后,朝廷对北齐故地的地方郡县以下,掌控仍是不足。地方乡里间,实行宗族族居。当年杨坚实行输籍定样,规定每户大功(堂兄弟)以下,必须析籍,之后按户来征税。

    结果在旧齐之地,抵制最为激烈,原因这里都是大族聚族而居,平日都是上千人同堂而食,下田一并劳作。不要说堂兄弟了以下了,就是沾着一些血亲都是住在一起,如此可以逃避朝廷征税。

    这也是北地常有的事,如瀛冀诸刘,清河张、宋,并州王氏,濮阳侯族,都是豪强大族。平常宗族聚落,比屋而居,随处可见到一宗近将万室,烟火连接之景。

    而这赵姓虽不必以上数家,但也是一个小两千人的大族,若是成家勉强算是世家,那么赵家则可谓是本县不大不小一个豪强了。

    李重九行了两个时辰,深入群山之后,看到半山里修着一个坞堡,这就是赵家所在的坞堡了。坞堡修得位置极其险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