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选拔精锐

    第三百四十二章 选拔精锐 (第2/3页)

迟将军,那日在演武场,拉断了三张三石强弓,最后开得六石强弓,猛人啊。”

    “哎,这我咋不知道,人家尉迟将军乃是天上武曲星下凡,也是我们凡人可以比得。我以往在郡兵时,开得不过是一石弓,眼下这一石半的,实在是难啊。”

    “你就碰碰运气吧。”

    “徐哥,听说这一次分上矢,中矢,下矢三等,以徐哥你的箭术,拿个上矢不过是唾手可得的得。”

    “嘿嘿,平日是如此不错,但也要试过才知道,话先不能说满了。”

    “徐哥,你还是这般,如按校尉与我们说了,考核得上矢者,入府军即为上卒,每月可给家里领米二斗,中矢者为中卒,每月领米一斗五,下卒嘛,就只有一斗了。况且听说得上卒的,将来可优先拔为队副,队正,徐哥,以后你可得罩着我啊。”

    “哈哈,一世人两兄弟,说什么客气话。有我徐某一口饭,就有兄弟你的。”

    而于此同时,在涿郡另一个演武场内,则是近千弩手,在进行考核。

    考核大致于弓手相当,也是六矢中三者为上弩,次中弩递推,弩手的标准,则是必须臂开三石强弩,射一百步以外中者方可。

    幽州刺史府内。

    温彦博,魏征,卢承庆,尉迟恭,徐武等人一并前来,向李重九禀报这次府军筛选之事。

    李重九看完众人各自奉上的报告后,还是相当满意,这一次府军选拔,由原郡兵内部自行选拔,而郡府方面派人监督,双管齐下,不过三日就将幽州郡兵考核全部完成,效率还是很高的。

    李重九言道:“涿郡一万郡兵,有三千余人不第,这些人你们如何安排的?”

    尉迟恭抱拳言道:“启禀郡守,不第的三千余人,我们准备择日再考核一次,就算入选府军的士卒,我们也会再考核一次,以两次成绩之中,择优者录取。”

    李重九点点头言道:“如此甚好。但是两次皆不第者呢?若是如此,我军上下不是只以弓弩两道考核士卒了吗?而错过其他良才。”

    尉迟恭言道:“骑兵另外筛选之法,容卑职再行报之。”

    李重九心中对这等选兵之法,还是觉得颇有不完美之处。他将选兵之事,交给尉迟恭,徐武二人去办,是想让他们先试做出成绩。而他们用弓弩二道考核士卒,确实也是无可厚非,毕竟郡兵一贯是以强弓硬弩作战的。

    但如此令李重九不由联想到了历史上的宋军。宋朝的军队,就是以弓弩筛选士卒。

    宋军的作战理念就是,番长于马,汉长于弩,制骑以弩。

    宋军选拔也以弓弩为主,弓兵分三等,开九斗(宋斤与隋斤不等)弓为一等,八斗二等,七斗三等,弩兵一等为二石七斗,二等为二石四斗,三等为二石一斗。比如大宋中禁军中上四军的天武军,官兵开弓必须为九斗,开弩必须二石七斗。

    如此风气之下,因此宋军至上而下,用史书上的话说,就是弓弩娴熟,而刀枪稍练。这一点不仅仅是宋军,明末的明军,以及清末的清军都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