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

    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 (第1/3页)

    郡试之后,考卷一律糊名,百余篇十二名同考官交叉阅卷。

    正如之前,第一卷,第二卷的内容都是不难,能参与考试的大部分士子,都是一县一地的俊杰,或者士族之中的人才。一二卷答错的人很少。

    故而真正黜落,是在第三卷策论上。

    按照李重九之前所言的那般,凡是两位同考官有一人认可的,就可以合格通过。

    十二名同考官,每人批改差不多二十卷,每看过一卷后,他们就在卷上写上批注,无论可与不可,都要写上原因。

    同考官批注之后,合格的卷子,被送入郡守府后院。

    其中若连第一卷第二卷都答不好的,第三卷又没有亮点,想都不要想,同考官立即黜落。如此一百一十多张卷子,差不多就淘汰了三十余卷。

    能送到后院的卷子,一二卷肯定都是过关的,故而四名副考官主要精力也是放在第三卷上,以论高下。

    同考官手中一同挑选了五十余卷送入后院给副考官来批阅。

    温,陈,魏,卢四名副考官,可谓政务繁身,要他们每个人都仔细看这五十余卷实在太难。

    当下第一副考官温彦博直接将卷子打了回去再议。

    于是五十余卷由十二名同考官连夜进行会商,众人讨论又黜落了二十多卷,这才剩下三十一卷给四位副考官。

    下面三十一卷,众人不敢大意,深知取才之道。乃是关乎一个人的终身大事,不可让贤良遗漏。故而四名副考官每一卷都是需仔细看过。

    每一卷上,四位副考官。必须在两名同考官的批注下,写在自己的批注。所以这三十一张卷子上需有六条批语。

    这三十一卷都可谓涿郡一地的人才,几位副考官,有时看到卷中之言,不是拍案叫绝的都有。

    魏征则是面露微笑,这一次郡试看来还是为涿郡网络的不少人才,自己身为郡守,能有几名得力官吏帮忙,自是再好不过。

    卢承庆则是心道。原来寒门,乡野之中,也有不少人才,看来以后涿郡官场,非几家士族可垄断了。

    而陈孝意却是默默摇头,毕竟这些人才都是拔入郡守府的,不能归于刺史府麾下,如此不可惜了,但幽州能得此人才。也算对李重九的大业有所帮助。

    温彦博却早就看好了几篇,其中既有几名才华不错,切政见与自己相同之人,但却遗憾未能入选的士子。他想考后。就招揽他们为自己的属吏,作为自己的帮手。

    四名副考官各自心思不同,最后费了三天功夫。按照郡学与在野各五人的名额,评出了十卷放在李重九的案头之上。

    四名副考官。以及郡学祭酒周旭,薛万述之弟薛万淑等皆站在李重九案前。

    长史温彦博言道:“此次郡试郡学士子的卷子。要胜过乡野贤才,以及士族子弟一筹,以下十卷皆是其中翘楚。”

    李重九一面读卷,一面听温彦博等人的禀报。

    这十卷肯定是翘楚,文中水平至少是比自己要高的,李重九索性就先看每卷后六名考官的批准后,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