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连克数郡

    第四百九十九章 连克数郡 (第2/3页)

舅军。

    李德逸在渤海,平原两郡打了好几年的游击,但自李霸道死后,阿舅军却是每况愈下,附近小县小城,能被拿下的都被拿下了,其余剩下都是大县大城。阿舅军却又根本攻不下。之后听闻赵军来攻打夏军,又见见赵军兵势浩大,李德逸当下主动率数万草寇主动降伏。

    郭孝恪本就是草莽出身,对于李德逸这样的草寇自是来者不拒。当下郭孝恪自作主张,将突地稽替下,令李德逸数万草寇为先锋在前开路。

    李德逸一口答应,当下率领阿舅军在前开路。作为纵横渤海义军,阿舅军乃是地头蛇,这河北地界他们无不轻车熟路的。于是沿路所经夏军州县,见到都是相似一幕。

    前方是上千轻骑,没有马鞍,骑着裸背战马的骑兵,在前逢山开路,几张歪歪斜斜的书着阿舅军三字的破旗迎风招展。而就是黑压压一片犹如蝗虫过境一般的草寇,三四万人马,士卒拿着钉耙,锄头,斧头,穿着破烂的衣服犹如叫花子般过境。

    而在阿舅军之后,则是数千骁勇彪悍的靺鞨骑兵横卷而来,再之后则是装备精良的赵军步卒,以及丁零部战士。

    路上每遇一城,赵军先在后压阵,而阿舅军则是打着旗号上前,在城下各种恐吓,李德逸索性竖了两面旗帜,一面上写着就是全城投降的,秋毫无犯,另一面写着若是顽抗的,破城后洗城。

    城上的守军看见犹如乱民般的阿舅军,本就是不屑一顾,但见到后方远远压阵赵军人马,却是不敢怠慢。

    草寇和正规军合流,实属罕见,但赵军有赫赫擅战之名,而阿舅军又是地头蛇,两边联手渤海郡各城如何能抵御。如此之下,渤海各城官吏,守兵纷纷投降。

    对于投降的城池,郭孝恪只留少数人马驻扎外,信守诺言真的是秋毫无犯。郭孝恪甚至将投降的夏军官吏,一并随军而行,让他们现身说法,为沿途各城替赵军说降。

    如此之下,效果大好,赵军连破七城,但在渤海郡郡治阳信城下碰了钉子。

    夏军的郡守声言不降,于是郭孝恪与李德逸,率领赵军和阿舅军攻城。只是半日,城池就被人数超过守军十倍的赵军攻破。郡守破城之后吞金自杀,而郭孝恪依诺,让阿舅军对阳信城洗城。

    有了阳信的例子,当下河北各县皆是臣服于郭孝恪的淫威之下。很多城池守军,在阿舅军的大旗未至之时,即是早早全城投降。郭孝恪,李德逸率军几乎兵不血刃,一路鼓而南行,连破渤海,平原二郡,如入无人之境。

    其进展之顺利,不仅是郭孝恪本人没有想到,即在后方大本营坐镇的温彦博也是惊呼。

    眼下赵军的战局是李重九的三万大军孤军深入,在尉迟恭的西路军在信都受挫于刘黑闼火,返回河间与徐世绩会师,徐世绩的中路军在高阳城,仍是血战不克,反而是郭孝恪作为一路偏军,疾进五百里,破城十九座,率先攻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