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大赵年号(第一更)

    第六百零一章 大赵年号(第一更) (第2/3页)

百官自己已回洛阳,故而直入洛阳宫。但见洛阳宫一切张灯结彩,显然是快准备就绪,只等着登基大典开始。

    温彦博等人得知李重九已回到宫城,立马从中书省前来接驾,迎李重九至乾阳殿之中。

    温彦博等人参拜李重九后言道:“陛下,登基大典万事已是具备,尚缺百官官位爵位。后宫嫔妃封号尚未册封,等陛下亲自决断。”

    李重九点点头道:“朕知道了,此事朕稍后再办。”

    姬川言道:“陛下年号我等已是亲自拟定了数个,一会请陛下过目。”

    张玄素又接着道:“陛下百官请陛下尊号,已交中书省议论过了。现请陛下过目。”

    “尊号?”李重九想到如果说谥号,庙号都是君主过世后加的,那么尊号就是皇帝在世时称的,百姓提及可以不用避讳。

    李重九知道百官给自己上尊号,有几分迫切地问道:“是什么尊号?”

    张玄素当下道:“百官昧死上尊号,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

    “够了,”李重九打断道。“尊号这么长,你让百姓如何叫?百官不是看朕笑话吗?”

    张玄素连忙道:“微臣不敢。只是陛下文成武德,用区区几字不足以形容陛下的伟大,故而百官们自是希望尊号越长越好。”

    李重九将手一拍龙椅道:“告诉百官不必了,尊号辞去,以后不许再议。”

    “诺。”张玄素答允道。

    李重九道:“百姓记不得那么多长名字。再说加尊号之事太虚。对了,姬川你说年号已是议了一个是吗?”

    姬川当下道:“是的,陛下这里是文表,请陛下浏览。”

    李重九接过文表仔细看过,道:“太和。仁德这都太平平,不足以为朕的年号,倒是这革新二字语出何故啊?”

    张玄素道:“革新二字,乃革故鼎新之意,出自易传革去故也,鼎取新也,乃是新科录取的士子王博进表所言,微臣见了觉得这二字甚好,故而抄列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