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

    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 (第2/3页)

禄大夫,封宋国公,后为宰相。

    在李唐朝堂上,萧瑀,陈叔达,卢赤松都可谓从龙三功臣,都是在局势还未明朗之际,将注压在李渊身上,之后得到了巨大回报。

    本来萧瑀李渊是不应该怀疑的,但问题恰恰就在于他是萧皇后的弟弟上。李渊竟连萧瑀也是疏远,冷淡多了。陈叔达自问自己当初功劳不如萧瑀,也没有萧瑀这般与李渊深厚的关系。

    李渊连萧瑀都猜忌起来,又何况自己。除了萧瑀,朝堂上还有被怀疑的,有温大雅,温大有二人,他们本来功劳就不卓著。李渊也就直接不客气了,温大雅原任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改去陇右屯田。温大有也外放到川蜀做官,两人都算是明升暗降,谁叫他们是大赵宰相温彦博的亲兄弟。

    陈叔达将手中请辞的奏折又重新看了一遍,当初出仕李唐时,那一番宏图大志早已是渐渐消弭。现在他想得只是要全身而退罢了。

    就在陈叔达在书房内闷闷一个人想心事时,门外传来声音道:“老爷,秦王殿下来府上拜见!”陈叔达听了心道秦王这时候来我府里做什么。不过陈叔达与李世民一贯交好,二人也是经常暗中通气,相互在朝堂上声援。

    陈叔达当下道:“让秦王在大堂稍候,我更衣之后就去相见。”

    不久陈叔达穿着一身常服走到大堂上,但见李世民与其亲信长孙无忌二人都在。陈叔达当下施礼道:“秦王殿下此来,是为了公事,还是私事?”

    李世民上前一步,急切道:“汉东公,孤是有求而来,眼下阽危之兆,其迹已见,将之若何啊?”

    陈叔达见李世民这么说脸色微变,但见堂内并无外人,心底才松了口气,当下皱起眉头微微责备道:“秦王殿下,你是做大事的人,无论何事都不可乱了阵脚。你慢慢与我说来。”

    李世民垂泪道:“世民性命只在片刻,哪里计较那么多,眼下来求郡公你救命啊!”

    陈叔达何时见过李世民这般,也知道李世民为何所苦恼,现在市井上传得沸沸扬扬,说唐军折戟于河阳后,李世民私下说唐军除我李世民外,无将可战,失利也在情理之中。这谣言越传越广,说得有鼻子有眼的,长安市井都传开了,连陈叔达都听不同的三个朝臣与自己说过。

    陈叔达安慰李世民道:“我知道了,秦王不过是一些市井谣言,你不要忧心,天子不是糊涂人,知道这是赵人细作,故意散传的假消息。你现在不能乱,你一乱赵人的奸计就得逞了。”

    李世民道:“汉东公,你也知三人成虎这个道理,上一次父皇收回我兵权,心底对孤已生嫌隙,这一次赵人又在幽京传孤,说父皇退兵河阳后,某在府中大宴天策府的将领,又说孤幸灾乐祸……”

    李世民梗咽不能言语,而长孙无忌则是帮李世民道:“汉东公,陛下多疑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