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决断

    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决断 (第2/3页)

眼下我军连破突厥,高句丽,灭林士弘,降冯盎,三军上下士气高昂,兵锋正盛。千年以内,若数天下强军,无人可与我们争锋。陛下,正当此时,当一股作气扫平李唐,平一四海!‘

    薛万彻这一番慷慨激昂之言,顿时令军方大将纷纷拍掌叫好。

    他的意见与兄长薛万淑意见截然相反,显然是自己拿的决定。

    一人却出面质疑,赵军固是精锐,但唐军也并非弱旅,之前交战赵军败多胜少。怎么能轻言取胜。

    户部尚书林当锋也道:‘为了攻唐,我们户部连夜算了一下,以大赵的钱粮税赋估算,若是要支持五十万大军伐唐,预计最少要明年秋粮收上之后,若是三十万大军伐唐,明年夏粮收上即可,若是陛下紧急调用,可以预支黎阳仓,洛口仓的军粮,下个月就可以出动二十万以上人马,三个月之用。‘

    礼部尚书高徐道出面质疑道:‘但是黎阳,洛口仓内的军粮,这几年用兵打战,讨伐王世充,杜伏威,以及今年宋将军南下攻打林士弘,都已是用去甚多了,陛下之前就下令封存两仓粮食,非轻易时不可动用。仅凭去年和今年收上的粮草,足够大军支用?‘

    林当锋道:‘请高尚书勿要怀疑,我们户部一粟一毫都计算在下,绝不会有所差错。‘

    李重九点点头,林当锋主持的户部,还算给自己办得不错,算是个好管家。所以自己对他还是信任的。

    林当锋道:‘陛下,微臣认为眼下关中疲敝,若是再行困杀之法,将来就算取了关中,恐怕恢复也需十年之功,微臣以为乘此进兵,一战而克,将来收拾起关中来也是容易,还能以长安为起点,沟通西域,如此商贸便利,更是数倍于怀荒镇。‘

    李重九也知道,这也算是林当锋代表的赵国商阀的意见,他们早就看上了以长安为起点,丝绸之路的庞大贸易。

    所以极力劝李重九先攻下长安,同时不要让长安蒙受太大的损失和破坏。

    下面又是数人提出了伐唐的利弊。

    但一日上午,大殿廷议没有议论出结果来。

    李重九与宫内赐宴百官,自己则走进偏殿休息,但可以猜测这一顿饭很多人都是吃得没有滋味,筵席上关于攻唐的争论,还是没有停止。

    李重九起身去偏殿时,姬川,张玄素,虞世南三名中书侍郎则是一并跟随而来。

    李重九道:“姬侍郎,若是你要来劝朕攻唐,那么缓一缓,等事后再说吧!”

    姬川向李重九道:“陛下,并非是如此,我们刚刚从风闻司得到消息,李世民手下的天策府记室参军薛收,十日前秘密来到京城,拜访了刑部尚书薛万淑,据风闻司的细作现,他们秘议了一个时辰,之后薛收才离去。”

    薛收对于此人,李重九并不陌生,李世民一贯是用此人作为说客,前往各处拜访,执行秘令的。

    而眼下对方竟是拜访了薛万淑,并且薛万淑在朝堂上提出反对攻唐之策,这其中是不是意味着二者有联系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