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装分兵

    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装分兵 (第1/3页)

    蒲津关,在战国时期,魏置关于此,防备河西之秦国,也曾叫作蒲阪津。** 秦国时,秦始皇作驰道,从咸阳北出栎阳道,即蒲津关道,此道可以从咸阳直抵晋阳。

    到了汉朝时,开始在蒲津设关官,以讥行旅。三国曹操西击马超,韩遂,而令大将徐晃、朱灵渡过蒲阪津,据河西为营。徐晃给曹操写信,说眼下我军盛兵屯于潼关,而马超不复别守蒲津,知其无谋也。

    开皇时,隋朝都关中,对于蒲津关交通防守十分重视,于黄河上架设浮桥,并在河中建城,名为中潬城。古文中水中沙的意思为潬。所以中潬城取名,就是建城于河中沙上的意思。

    待李重九的车驾,从闻喜抵至蒲津关关前时,对于蒲津关的水陆夹攻已展开两日。

    城下战鼓擂动,在众将幕僚的簇拥下,李重九登上高台向远方眺望。

    但见浊黄色的黄河从远方奔流而过,在黄河河面上,浮着上百艘乌黑色的战舰。这些战舰正沿河而下猛攻,河中的中潬城。

    主持进攻的大将是李元吉,李瑗,但见李元吉亲自持戟,站在船头上,呼喝指挥左右士卒。前排舟船抵近城下,站在船头上的赵军弩手,以火箭不断射入中潬城。中潬城之内已是数处燃起了,滚滚黑烟。

    在水面上,李元吉又命赵军舰队,行船逼近城下,以柴堆配之火油,掷入城下进行焚城。城中唐军亦是拼死出城抵挡。拦截赵军火船,并将赵军射入城中的柴薪。丢出城外。

    中潬城上的激战十分惨烈,而在陆地上也是一般。

    从两次攻赵没有成功后。李唐就加强了对蒲津关的防备,去年就征伐了五万民夫,将蒲津关重修了一遍。并且在四门之外,又各加筑了六个坞堡,在坞堡之外又修筑了一层黄土夯筑的土墙加实,成了一个城中有城的割据。

    对于李唐费力修筑的坚城,就算是以罗士信之勇,苏定方之谋,尉迟恭之雄。赵军三员名声赫赫的大将猛攻了两日之下,依旧没有撼动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