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道(四)

    第六十章 道(四) (第3/3页)

寻找。

    “非也,有孔颖达等大儒,何来欲逝之说?”

    “府尹,他们只是遵守圣贤,可曾将圣贤发扬光大?就如书法,举天下皆学二王欧褚颜柳,长久以往,书法会盛否?只有丢掉这些各儒的个人理解,直接去寻找上古诸位大贤的真义,儒家之学方能百花齐放,否则越去越缩,越缩越逝。”

    “这个,这个……你还是讲一讲为万世开太平。”就这一会儿,王博文掉下了许多汗。

    “府尹,儒家内圣为本质,以外王表功能,是否?”

    “是。”

    “然儒家只提及治道,有没有开出政道?一直以来,体制以儒为衣,法为里,诚乃憾事。唯寄于圣人言,推陈出新,掷出政道,方能开物成务,利用厚生,而非法家滋事多多。”

    这是张载的本义,但郑朗不耻之。法家好,儒家好,道家好,阴阳家也好,博采诸家之长,才是根本所在。好的吸纳,坏的丢弃,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才是真正的时务之策。

    当然,仅说了这一段,也不能概括朔学与张载气学的全部。

    其实张载气数很复杂,他是从太极图受到的启发,认为“和谐”是永恒的,就象能量守恒定律一样,维持不变,道是随着和谐而运行,有时阴消阳涨,有时候阳消阴涨。但阴能转换为阳,阳能转换为阴,因此将它的积极一面释放出来。

    这种儒学依然还带有唯心主义的一些观点,不过大多数很接近后世的唯物主义了。

    没有全部说出来,听在王博文耳朵里面,只听出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这一回连话都不能说了,后面一条不仅要推陈出新,还有要原来儒学上,再创造学术理论,使它能代替法家“政道”。

    好大的志气。

    连记录的文吏都在抹额头的汗水。

    郑朗却摇了摇头道:“然小子思之,依是不妥。”

    “为何?”王博文问道。原来的道迂阔不可实现,这种道好啊,只要人人奉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花园。

    PS:感谢fugudoku的评价,感谢雨叶淋、hqy1974、叶铎格、fugudoku、席子敬的打赏。也感谢各位书友的推荐与收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