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第一观(下)

    第八十六章 第一观(下) (第3/3页)

没有走,就关在客栈里,临摹了两三天。此时,索性连学业都放了下来,不突破没有心境,强行学习进展也不大。

    有时候需要纸绢笔墨,就托两个小丫头出去卖。

    还是闭门,不过是闭了客栈的门。

    江杏儿长得俏,终于又传到钱惟演耳朵里面。这一群雅人们闲得无聊,玩牡丹花,游龙门,正好蛋疼呢,于是老钱带着一群得意的才子们,又来到了客栈。

    看到了奇怪的一幕,郑朗正盘坐在床上,象一个小高僧。钱惟演要问,江杏儿轻声道:“钱相公,轻声,大郎在想学问。”

    “想学……问?”

    “嗯,奴问过,大郎说,学习要多看多读多写,还要多想,只有想明白了,才算是学到手的。否则就象科考贴书对墨义一样,成为一个书呆子。”

    这确实是科考的弊病,可让眼前的少年怦击得一文不值,众人皆无言。

    钱惟演喃喃道:“非如此,怎能悟……道呢?”

    这句话说得乍就那么别扭?

    但尹洙盯着桌子,再次“咦”了一声。诸人顺着他的眼光看去,桌子有一些东西。第一个就传说中的茶壶。

    是一个摄球壶,也就是壶盖没有顶纽,仅是一个纽球,用来揭开茶壶盖,壶身也是圆球形。

    可十分雅致,壶身上用简约的图案浮绘着几根竹子,竹干笔直向下,叶子自然披挂,能看出来四周安静无风,一人坐在竹子下弹琴,头顶是一轮明月,两朵浮云直连着壶盖,使壶盖与壶身成为有机的一体。另一边还有一首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物雅图雅诗也雅。

    古拙雅约,是紫砂壶的必须前提。

    制壶时切记有三,一不可沾富贵之气,也不能沾寒酸之气。二不可占激烈之气,也不能悲苦无病自吟之气。三不可搞先锋派抽象派搞得太过头了,这是对紫砂壶的严重亵渎,也不可太过古板。

    这件紫砂壶也是郑朗得意之作。只是颜色略略让他不满,藏青色,用于月夜亦可,终没有晕黄来得美观。只能说比朱红、肝红、鹅黄、靓绿稍好。于是此行,也将它带了出来。

    看到了,都是喜欢这玩意的,不一定是紫砂壶,只要是雅观的物事,这几个人无一不喜欢。

    嗟叹良久,可还没有边上一幅黄绢上的物事让他们感到惊讶,看了看,又回头看着欧阳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