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问一(二)

    第一百四十章 问一(二) (第2/3页)

看着郑朗与严掌柜,说:“这个字,放在此处不合适了。”

    就是郑朗不停的写,要变换字体的,他自己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知道每变一种书体,有多难。这再写再偷,郑朗也别科考了。

    严掌柜虽舍不得,只好点头说:“是,是,全听府尹安排。”

    “那个字写好后,某授人将它拓于相国寺的墙壁,若有爱好的人,可以用心去拓摹,这样风bō自然会平息下去。”

    “晚生听府尹的命令。”郑朗道。

    但这事儿没有完,程琳刚一回开封衙,就被老太在叫到内宫,不客气,直接问:“为何一个窃贼,至今没有捉拿归案。这是京城,天子脚底下!契丹人奉先军节度使萧式与少府监张推保,即将到达京城,难道你想让契丹人看笑话?”

    “启禀太后,此案臣查了很久,没有半点头绪,并且现在京城举子云集,若是兴师动众,未免引起哗然。仅是一件盗窃案,况且郑家子的字价也虚高了。不能兴师动众,这是轻重有节。”

    “这也是理由?”

    “臣能力有限,听候太后处置。”是没有理由,自己失职,老太太想做文章,只好让她做了,反正早就做好了准备。

    “务勿将此案给哀家查出来”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居然又将程琳放了过去,可是语气很不悦。

    “喏”程琳离开皇宫,心中恨不能立即将这几名盗贼抓住,然后措骨化灰。

    ……

    这件事成了京城的一件笑谈,许多老百姓都在猜测,究竟是谁做的。

    江杏儿也在猜,眨着美丽的大眼睛,问:“难不成真是契丹小皇帝做的?”

    “胡说什么啊”郑朗笑道。

    有可能盗贼是北方人,经常吃荤腥,身上才散发出臊膻味,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狐臭。可也未必,有的人就是不经常吃荤腥,也有狐臭。况且曹庆连几个人参加的,都没有看到,就让人敲晕过去,怎么断定就是契丹人做的?

    那个小皇帝现在似乎比宋朝的小皇帝更悲催,有心情想到自己的字吗?

    多半盗窃还是为了钱财。

    别两千金,就是五百金,也值得冒一下险。

    就不知道自己的字拓于相国寺的墙壁后,拓的字多,还能值几何?

    到时候这几个盗贼一定很失望吧?

    这件事的发生。让他心情略乱了乱。第二天才出了客栈,先去礼部报了名。

    是必办的手续,尽管知道明年的省试考,绝对xìng的狗头拜了。

    然后来到刘处的府上拜访了一次。

    与刘处交谈了一会,刘处很满意的将他送走。这才来到冯元府上。

    未必是冯元,但必须是超级大儒,比如孙奭,眼下他是最有名气的大儒。可惜致仕回博州去了。贾同死了,他的学生刘颜同样在儒学上很有造诣,可是在任城任主薄,鞭长莫及。高弁知了广济军,也在山东,去不了。还有山东的孙复,举进士不进,于是隐在泰山授书。所以郑朗心中戚戚,一直没有敢说自己一定能考中省试,真的有一定运气成份的。比如孙复。他的才华差了吗?

    以及其他一些人选,皆在儒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可因为这个或者那个的原因,郑朗都没有选。

    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